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1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接枝共聚物 | 第11-21页 |
·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| 第13-18页 |
·含聚异戊二烯的共聚物的制备 | 第18-21页 |
·烯烃的阴离子聚合 | 第21-24页 |
·异戊二烯阴离子聚合的发展 | 第22页 |
·聚异戊二烯微观结构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4页 |
·可逆加成-断裂链转移聚合(RAFT)体系 | 第24-28页 |
·点击化学及其在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| 第28-30页 |
·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31-35页 |
·试剂与原料 | 第31-32页 |
·试剂精制 | 第32-33页 |
·测试与表征 | 第33-35页 |
·核磁共振(NMR) | 第33页 |
·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(FT-IR) | 第33页 |
·凝胶渗透色谱法(SEC) | 第33页 |
·接触角测试 | 第33页 |
·透射电镜(TEM)表征 | 第33-34页 |
·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(DLS) | 第34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(DSC) | 第34页 |
·热重分析(TGA)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聚异戊二烯-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| 第35-51页 |
·引言 | 第35-36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6-41页 |
·聚异戊二烯的合成 | 第36页 |
·RAFT试剂α-羧基二硫代苯甲酸丙酯(CPDB)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6-38页 |
·苯乙烯的RAFT聚合 | 第38-39页 |
·RAFT聚合物的末端修饰/还原 | 第39-40页 |
·接枝聚合物PI-g-PS的制备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51页 |
·聚合体系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聚异戊二烯(PI)的表征 | 第41-46页 |
·聚合物PS-SC(S)Ph的表征 | 第46-48页 |
·接枝聚合物PI-g-PS的表征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聚异戊二烯-聚乙二醇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| 第51-75页 |
·引言 | 第51-5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2-54页 |
·聚异戊二烯的合成 | 第52页 |
·侧链含有羟基的PI-OH的制备 | 第52-53页 |
·端异氰酸酯基封端PEG(PEG-NCO)的制备 | 第53页 |
·接枝聚合物PI-g-PEG的制备 | 第53-54页 |
·透析法制备H-g-PEG胶束 | 第5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75页 |
·实验条件的选择 | 第54-55页 |
·侧链含有羟基的PI-OH的表征 | 第55-58页 |
·接枝共聚物PI-g-PEG的表征 | 第58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