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62页 |
·纳米材料的特性、用途、制备及表征 | 第16-26页 |
·纳米材料的特性 | 第16-18页 |
·纳米材料的用途 | 第18-21页 |
·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21-23页 |
·纳米材料的测试技术和表征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 | 第26-29页 |
·透明导电氧化物ITO纳米材料的质量标准和结构特性 | 第29-35页 |
·ITO纳米材料的质量标准 | 第29-30页 |
·纳米ITO的结构特性 | 第30-31页 |
·纳米ITO的光学特性 | 第31-32页 |
·纳米ITO的电学特性 | 第32-35页 |
·纳米ITO的应用 | 第35-37页 |
·纳米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 | 第35-37页 |
·纳米ITO粉的应用 | 第37页 |
·ITO的资源、生产及消费市场 | 第37-38页 |
·ITO资源 | 第37-38页 |
·ITO生产及消费市场 | 第38页 |
·纳米CIO材料特性和应用 | 第38-43页 |
·纳米CIO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特性 | 第38-41页 |
·纳米CIO材料的结构 | 第41-42页 |
·纳米CIO材料的应用 | 第42-43页 |
·纳米ITO材料和CIO材料的应用 | 第43-44页 |
·纳米ITO和CIO粉的制备 | 第44-49页 |
·纳米ITO粉的制备 | 第44-49页 |
·纳米CIO粉的制备 | 第49页 |
·超声波的应用 | 第49-52页 |
·超声波的工作原理 | 第50-51页 |
·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材料 | 第51-52页 |
·微波的应用 | 第52-55页 |
·微波加热原理 | 第52页 |
·微波干燥煅烧技术的特点及与常规干燥、煅烧技术比较 | 第52-55页 |
·纳米粉体的团聚与消除 | 第55-61页 |
·纳米粉体产生团聚的机理 | 第55-57页 |
·团聚的消除方法 | 第57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二章 论文选题 | 第62-68页 |
·选题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62-6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64-65页 |
·研究的主要关键技术 | 第65页 |
·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| 第65-66页 |
·研究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| 第66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6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三章 超声—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体实验 | 第68-82页 |
·实验 | 第68-71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68-70页 |
·实验设备和仪器 | 第70-71页 |
·实验原理及工艺流程 | 第71-79页 |
·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前驱体基本原理 | 第71-78页 |
·实验工艺流程 | 第78-79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79-81页 |
·纳米ITO粉前驱体合成反应实验装置 | 第79-80页 |
·微波干燥、煅烧前驱体实验装置 | 第80-81页 |
·纳米ITO粉体的性能测试与表征仪器 | 第81页 |
·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四章 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ITO粉前驱体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82-117页 |
·反应沉淀剂的选择 | 第82页 |
·反应温度对ITO粉末粒度的影响 | 第82-89页 |
·溶液PH值对ITO粉末粒径的影响 | 第89-92页 |
·反应时间对ITO粉末粒度的影响 | 第92页 |
·分散剂的作用 | 第92-94页 |
·溶液中IN~(3+)浓度对ITO粉末粒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| 第94-97页 |
·氨水浓度对ITO粉末粒度的影响 | 第97-99页 |
·共沉淀液相反应中析出ITO前驱体固相纳米粒子的机理分析 | 第99-115页 |
·液相反应中析出前驱体固相纳米粒子的成核和生长机理 | 第99-102页 |
·超声波对前驱体颗粒的成核和生长的影响 | 第102-106页 |
·有无超声波分散的比较 | 第106-115页 |
·小结 | 第115-117页 |
第五章 微波干燥煅烧制备纳米ITO粉体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17-149页 |
·纳米ITO粉前驱体TG-DTA表征 | 第117-120页 |
·微波干燥纳米ITO粉前驱体 | 第120-125页 |
·微波干燥过程讨论 | 第120-123页 |
·纳米ITO粉前驱体的微波干燥与常规方法的比较 | 第123-125页 |
·纳米ITO粉前驱体的微波煅烧 | 第125-143页 |
·马弗炉煅烧过程讨论 | 第125-135页 |
·微波煅烧过程讨论 | 第135-139页 |
·微波煅烧与马弗炉煅烧制备纳米ITO粉体的比较 | 第139-143页 |
·微波干燥煅烧制备纳米ITO粉体的表征 | 第143-147页 |
·纳米ITO粉的ICP表征 | 第143页 |
·纳米ITO粉的电性能分析 | 第143-144页 |
·纳米ITO粉的FT-IR和UV表征 | 第144-145页 |
·纳米ITO粉的BET比表面积分析 | 第145-147页 |
·小结 | 第147-149页 |
第六章 纳米CIO粉体制备实验 | 第149-155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149-150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150页 |
·表征仪器 | 第150页 |
·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| 第150-155页 |
·固相反应法及工艺流程 | 第150-151页 |
·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及工艺流程 | 第151-152页 |
·超声—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IO及工艺流程 | 第152-155页 |
第七章 纳米CIO粉体制备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55-188页 |
·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制备CIO粉体 | 第155-168页 |
·氢氧化铟In(OH)_3制备 | 第155-156页 |
·氢氧化铟沉淀理论 | 第156-158页 |
·制备LiInO_2粉体的反应机理 | 第158-160页 |
·CIO粉体合成的反应机理 | 第160-162页 |
·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制备纳米CIO粉体的表征 | 第162-168页 |
·固相法制备CIO粉体 | 第168-172页 |
·固相法CIO前驱体的制备 | 第168-169页 |
·固相法CIO前驱体的煅烧 | 第169-170页 |
·固相法制备CIO粉的表征 | 第170-172页 |
·超声—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IO纳米粉体 | 第172-185页 |
·超声化学共沉淀法CIO前驱体的制备 | 第172-177页 |
·超声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的ClO前驱体的XRD表征 | 第177页 |
·微波干燥煅烧制得CIO粉体的XRD分析 | 第177-179页 |
·微波干燥煅烧制备CIO粉体的SEM与EDS表征 | 第179-181页 |
·微波干燥煅烧制备CIO粉体的TEM和BET表征 | 第181-182页 |
·微波煅烧制备CIO粉体的UV和FT-IR表征 | 第182-184页 |
·微波煅烧制备CIO粉体的电性能和ICP纯度分析 | 第184-185页 |
·制备CIO粉体的三种方法比较 | 第185-186页 |
·小结 | 第186-188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188-192页 |
致谢 | 第192-1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4-208页 |
附件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| 第208-209页 |
附件二 科技查新报告 | 第209页 |
附件三 申报专利申请受理书 | 第2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