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6-14页 |
(一) 电视娱乐节目研究现状 | 第6-11页 |
1. 主流政治视角的意识形态研究 | 第6-8页 |
2. 精英知识视角的大众文化研究 | 第8-10页 |
3. 传播效果视角的受众接受研究 | 第10-11页 |
(二) 认识论层面的思考——对电视娱乐节目批评的批评 | 第11-14页 |
1. 前提论证不足 | 第11-12页 |
2. 推论过程省略 | 第12-14页 |
二、机械复制带来了什么? | 第14-19页 |
(一) 自由与控制——机械复制产生的双重结果 | 第15-16页 |
(二) 结构与话语——复制文本的双重编码 | 第16-19页 |
三、结构方法在电视节目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| 第19-24页 |
(一) 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 | 第19-20页 |
(二) 结构特点与影像符号之间的关系 | 第20-24页 |
1. 从结构系统的特征出发 | 第20页 |
2. 从影像的特征出发 | 第20-24页 |
四、电视娱乐节目结构性分析 | 第24-33页 |
(一) 电视娱乐节目文本的集合要素 | 第24-27页 |
1. 镜头 | 第24-25页 |
2. 灯光 | 第25-26页 |
3. 音乐 | 第26页 |
4. 舞台背景 | 第26-27页 |
5. 主持人、参赛者、观众 | 第27页 |
(二) 电视娱乐节目文本中的要素关系 | 第27-29页 |
1. 镜头运动 | 第27-28页 |
2. 镜头组接 | 第28页 |
3. 叙事策略 | 第28-29页 |
(三) 电视娱乐节目结构的关联域 | 第29-33页 |
1. 电视娱乐节目结构的外部关联域 | 第29-30页 |
2. 电视娱乐节目结构的内部关联域 | 第30-33页 |
五、紫色梦想的贩卖场——《非常6+1》结构话语能力分析 | 第33-40页 |
(一) 文本话语的代表性显现——节目标示的强化记忆 | 第33-34页 |
(二) 不可置疑的主角——文本中的镜头设置 | 第34-36页 |
(三) 明暗两立的世界——文本中的灯光暗示 | 第36-37页 |
(四) 无法挣脱背景的暗示者——文本中的背景压抑 | 第37-38页 |
(五) 80分钟的明星梦——《非常6+1》的叙事结构 | 第38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