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3GPP-LTE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级仿真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·LTE技术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·蜂窝系统的系统仿真技术第11-12页
   ·LTE系统的需求第12-13页
   ·LTE系统的架构第13-15页
     ·E-UTRAN总体架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E-UTRAN功能实体第14-15页
   ·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5-17页
第二章 LTE系统的理论基础第17-34页
   ·物理层技术第17-26页
     ·LTE帧结构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多载波调制技术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多天线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 ·HARQ第23-25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编码调制第25-26页
   ·媒体接入层技术第26-30页
     ·资源分配与调度第26-28页
     ·QoS结构第28-30页
     ·移动性支持第30页
   ·SAE演进第30-33页
     ·SAE的需求第30-32页
     ·SAE的基本结构第32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蜂窝网的系统级仿真方法第34-40页
   ·系统级仿真方法概述第34-35页
   ·静态系统仿真第35-36页
   ·动态系统仿真第36-37页
   ·静态仿真和动态仿真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·仿真接口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 LTE系统仿真模型第40-51页
   ·网络拓扑第40-41页
   ·用户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·传播环境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路径损耗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阴影衰落模型第43页
   ·BS天线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·调度模型第44-47页
   ·链路自适应模型第47页
   ·干扰计算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·EESM映射模型第48页
   ·系统仿真流程第48-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 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1-60页
   ·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第51-52页
   ·链路级仿真接口第52-54页
   ·仿真结果第54-58页
     ·吞吐量第54-56页
     ·调度算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编码调制第57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·工作总结第60-61页
   ·讨论和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附录第65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i.MX27的视传机项目关键技术研究
下一篇:载波聚合技术在LTE-Advanced系统中的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