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式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研究
| 摘要 | 第1-12页 |
| 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| ·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综述 | 第15-19页 |
| ·电力系统离线仿真 | 第16-17页 |
| ·电力系统实时仿真 | 第17-19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| 第19-22页 |
| 第二章 电子式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基本原理与构成 | 第22-36页 |
| ·设计思想 | 第22-23页 |
| ·系统构成与功能 | 第23-26页 |
| ·电子模拟基础 | 第26-34页 |
| ·集中元件 | 第26-31页 |
| ·发电机元件 | 第31-32页 |
| ·输电线路元件 | 第32-34页 |
| ·可行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章 同步发电机的电子模拟 | 第36-58页 |
| ·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| 第36-44页 |
| ·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| 第36-40页 |
| ·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40-41页 |
| ·原动机及调速器的数学模型 | 第41-43页 |
| ·实用模型选取原则 | 第43-44页 |
| ·同步发电机电子模拟原理 | 第44-50页 |
| ·基于DSP的派克变换 | 第44-45页 |
| ·发电机模型的仿真算法 | 第45-47页 |
| ·励磁系统仿真算法 | 第47-48页 |
| ·原动机和调速器仿真算法 | 第48-50页 |
| ·同步发电机电子模拟设计方案 | 第50-52页 |
| ·同步发电机电子模拟框图 | 第50-51页 |
| ·发电机仿真程序 | 第51页 |
| ·发电机初值的计算 | 第51-52页 |
| ·同步发电机电子模拟仿真分析 | 第52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第四章 输电线路的电子模拟 | 第58-76页 |
| ·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 | 第58-65页 |
| ·单相无损线的Bergeron模型 | 第58-59页 |
| ·单相小损耗线路模型 | 第59-60页 |
| ·单相依频输电线路模型 | 第60-63页 |
| ·三相小损耗输电线路模型 | 第63-65页 |
| ·三相依频输电线路模型 | 第65页 |
| ·输电线路电子模拟原理 | 第65-69页 |
| ·单相无损线的电子模拟 | 第66-67页 |
| ·三相小损耗输电线路的电子模拟 | 第67-68页 |
| ·三相输电线路的电子模拟 | 第68-69页 |
| ·输电线路电子模拟仿真分析 | 第69-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第五章 输电线路电子模拟装置的研制 | 第76-98页 |
| ·输电线路电子模拟装置设计指标 | 第76-77页 |
| ·输电线路电子模拟装置总体结构 | 第77-86页 |
| ·总体结构 | 第77-83页 |
| ·实时性和精度分析 | 第83-86页 |
| ·输电线路电子模拟装置的性能试验 | 第86-96页 |
| ·试验环境 | 第86页 |
| ·试验项目 | 第86-87页 |
| 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7-9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6-98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98-100页 |
| 附录A 同步发电机参数 | 第100-102页 |
| 附录B 输电线路电子模拟装置部分软件程序 | 第102-10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6-114页 |
| 致谢 | 第114-11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5-116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| 第116-117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