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明人笔记综论 | 第12-14页 |
一 明人笔记概况 | 第12-13页 |
二 明人笔记的价值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4-18页 |
一 明人笔记研究概况 | 第14-16页 |
二 研究明人笔记中小说史料的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小说本事史料汇考 | 第18-32页 |
第一节 《三言》《二拍》本事拾遗 | 第18-22页 |
一 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正话本事辨 | 第18-19页 |
二 《初刻·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》入话本事考 | 第19-20页 |
三 《初刻·韩秀才乘乱聘娇妻 吴太守怜才注姻薄》正话本事考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《型世言》《西湖二集》本事拾遗 | 第22-26页 |
一 《型世言·蚌珠巧乞护身符 妖蛟竟死诛邪檄》入话本事考 | 第22-23页 |
二 《西湖二集·寿禅师两生符宿愿》正话本事考 | 第23-24页 |
三 《西湖二集·商文毅决胜擒满四》本事考 | 第24-26页 |
第三节 《醉醒石》《石点头》本事拾遗 | 第26-30页 |
一 《醉醒石·假虎威古玩流殃奋鹰击书生仗义》正话本事辨 | 第26-29页 |
二 《醉醒石·王锦衣衅起园亭谢夫人智屈权贵》正话本事考 | 第29页 |
三 《石点头·王本立天涯求父》本事补 | 第29-30页 |
第四节 本事史料与话本小说之关系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辨析小说疑妄之史料 | 第32-45页 |
第一节 解释小说疑点之史料 | 第32-38页 |
一 尼姑形象的世俗化 | 第32-35页 |
二 妓女形象的侠义化 | 第35-38页 |
第二节 辨析小说虚妄之史料 | 第38-45页 |
一 探话本小说中刻画历史人物之虚 | 第39-40页 |
二 辨《醉醒石》"书帕"考之非 | 第40-42页 |
三 辨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书后评语之妄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小说评价史料研究 | 第45-54页 |
第一节 小说观念史料研究 | 第45-49页 |
一 与野史相混淆的小说观 | 第45-46页 |
二 狭义化的小说观 | 第46-48页 |
三 多元化的小说观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小说其他评价史料研究 | 第49-54页 |
一 关于胡汝嘉的史料研究 | 第50-51页 |
二 关于小说虚实观的史料研究 | 第51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| 第61-6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