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研究
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| 引言 | 第13-14页 |
| 一、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之法理分析 | 第14-18页 |
| (一) 刑事诉讼管辖权 | 第14页 |
| (二)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 | 第14-15页 |
| (三)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| 1、公平审判原则 | 第15-16页 |
| 2、法定法官原则 | 第16-18页 |
| 二、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之比较分析 | 第18-26页 |
| (一)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比较 | 第18-24页 |
| 1、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 | 第18-19页 |
| 2、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机关 | 第19-20页 |
| 3、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期限和形式 | 第20页 |
| 4、管辖权异议申请的法定情形 | 第20-21页 |
| 5、申请受理后的法律后果 | 第21页 |
| 6、管辖权异议的裁决程序 | 第21-22页 |
| 7、管辖权异议成立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| 第22-23页 |
| 8、管辖权异议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 | 第23页 |
| 9、管辖权异议裁定的救济程序 | 第23-24页 |
| (二) 刑事、民事诉讼法管辖权异议制度比较 | 第24-26页 |
| 三、我国建立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6-30页 |
| (一) 我国刑事诉讼管辖冲突的现状 | 第26-27页 |
| 1、立法现状 | 第26页 |
| 2、实践现状 | 第26-27页 |
| (二) 我国建立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必要性 | 第27-30页 |
| 1、程序正义原则的必然要求 | 第27-28页 |
| 2、保障人权的有效手段 | 第28页 |
| 3、提高刑事诉讼经济效益的途径 | 第28-29页 |
| 4、是我国诉讼民主化的内在要求 | 第29-30页 |
| 四、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构建 | 第30-43页 |
| (一) 构建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基本原则 | 第30-31页 |
| 1、赋予当事人诉权的原则 | 第30页 |
| 2、听证程序原则 | 第30页 |
| 3、管辖恒定原则 | 第30-31页 |
| 4、再救济原则 | 第31页 |
| (二) 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具体设计 | 第31-43页 |
| 1、管辖权异议的申请主体 | 第31-34页 |
| 2、管辖权异议申请的法定理由 | 第34-35页 |
| 3、管辖权异议的客体 | 第35-37页 |
| 4、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机关 | 第37-38页 |
| 5、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期限和形式 | 第38-39页 |
| 6、管辖权异议申请的程序效力 | 第39-40页 |
| 7、管辖权异议的裁判程序 | 第40-41页 |
| 8、管辖权异议的裁判效力 | 第41页 |
| 9、管辖权异议的救济程序 | 第41-43页 |
| 结语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| 发表文章目录 | 第46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
|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48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