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无机/有机“核/壳”复合结构及空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综述第8-22页
     ·核壳式微球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·核壳式微球的制备方法简介第12-16页
     ·沉淀和表面反应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聚合包覆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异相凝集第15页
     ·声化学第15页
     ·乳液聚合第15页
     ·层层自组装第15-16页
   ·形成核壳结构的机理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化学键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静电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·吸附层媒介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·核壳复合材料的性能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光学性质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颗粒稳定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材料结构稳定性第20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稳定性及催化活性第20页
     ·颗粒表面亲水疏水性质第20-21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科学依据、研究内容第21-22页
第二章 单分散二氧化硅的制备与形成机理第22-32页
   ·前言第22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仪器第2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4-31页
     ·电镜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·TEOS滴加速率对SiO_2尺寸的影响。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氨水加入量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·陈化时间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搅拌方式对SiO_2形貌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图第29-30页
     ·SiO_2尺寸控制机理探讨第30-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 原位氧化合成SiO_2/聚吡咯核壳式复合粒子和聚吡咯空球第32-42页
   ·前言第32-33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第33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仪器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4-41页
     ·电镜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吡咯单体加入量对产物壳层的影响。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不同反应温度对产品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红外图谱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和空心球形成机理探讨第40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 磁性Fe_3O_4/聚吡咯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第42-50页
   ·前言第42-43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第43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仪器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4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4-49页
     ·磁性聚吡咯材料的结构表征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第47页
     ·Fe_3O_4/PPy复合材料的磁导率和吸波性能第47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 胶体碳球和金属空壳材料的合成第50-59页
   ·前言第5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仪器第51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2-57页
     ·电镜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·红外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荧光检测第56页
     ·胶体碳球及金属空心球的形成机理探讨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六章 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销管理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
下一篇:有机颜料分散及稳定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