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导论:问题的提出与方法 | 第5-10页 |
第一节 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 | 第5-7页 |
第二节 论文写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| 第7-10页 |
第二章 兰溪道隆渡日的时代和佛教文化背景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“老僧亦为避秦来”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五山十刹制度的兴起、禅宗世间化倾向和文字禅的盛行 | 第11-15页 |
第三章 兰溪道隆的生平及其在日本传禅的经历 | 第15-19页 |
第四章 兰溪道隆的禅学(法)思想及其主要特征 | 第19-24页 |
第一节 继承临济家风,强调“自信、自修与自悟”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禅法形式:文字禅与看话禅相结合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“道在日用”与修身治国 | 第22-24页 |
第五章 兰溪道隆传禅对于日本社会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 | 第24-43页 |
第一节 兰溪道隆东渡传禅对于日本禅宗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第二节 兰溪道隆东渡传禅对于日本政治以及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第三节 兰溪道隆东渡日本对于日本文学的影响 | 第31-35页 |
第四节 兰溪道隆东渡日本对于日本艺术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| 第35-39页 |
第五节 兰溪道隆东渡传播禅宗对于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结束语 | 第43-45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后记 | 第49-50页 |
附图:兰溪道隆的书法墨迹 | 第50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