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1 前言 | 第13-15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5-28页 |
·水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水稻突变体库构建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3页 |
·理化诱变在水稻突变库构建中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·插入突变在水稻突变体库构建上的应用 | 第18-22页 |
·基因沉默在水稻突变体库构建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NIRS(近红外反射光谱)技术在稻米品质测定中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·水稻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8页 |
·水稻突变体和基因分类及数量 | 第24页 |
·水稻重要基因的克隆 | 第24-26页 |
·展望 | 第26-28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3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28页 |
·诱变处理 | 第28页 |
·突变体筛选 | 第28-31页 |
·植株形态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| 第28-29页 |
·植株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| 第28页 |
·苗期突变体的筛选 | 第28-29页 |
·稻米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| 第29-31页 |
·M_2植株的稻米品质性状突变体筛选 | 第29-30页 |
·M_4植株的稻米品质变异材料的验证 | 第30-31页 |
·突变性状的观测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多子房突变体的解剖观察 | 第31页 |
·叶片突变体的解剖观察 | 第31-32页 |
·叶片突变体的叶绿素及光和速率的测定 | 第32页 |
·部分已有突变体性状的遗传分析 | 第32-33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51页 |
·植株形态性状突变体 | 第33-43页 |
·M1诱变生物学效应 | 第33页 |
·植株性状突变体 | 第33页 |
·苗期突变体 | 第33-34页 |
·植株形态性状突变体特性 | 第34-39页 |
·叶片性状突变体 | 第34页 |
·茎杆性状突变 | 第34-35页 |
·生理性状突变 | 第35-37页 |
·穗部和籽粒性状突变 | 第37-39页 |
·苗期性状突变 | 第39-43页 |
·苗期叶部突变 | 第39-41页 |
·苗期茎部突变 | 第41页 |
·地下部根系性状突变 | 第41-42页 |
·苗期抗性突变 | 第42-43页 |
·稻米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| 第43-45页 |
·M_2品质突变体的筛选 | 第43-45页 |
·M_4植株的稻米品质变异材料的再鉴定 | 第45页 |
·部分突变体性状的观测分析 | 第45-51页 |
·多子房突变体的解剖观察 | 第45-46页 |
·叶片突变体的解剖观察 | 第46-48页 |
·叶片突变体的叶绿素及光合速率变化 | 第48-50页 |
·部分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 讨论 | 第51-55页 |
·理化诱变在水稻突变体库构建中的应用 | 第51页 |
·水稻突变体的筛选及利用 | 第51-53页 |
·水稻突变体的观察分析 | 第53-55页 |
6. 参考文献 | 第55-62页 |
7 附录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