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M over SDH在高速公路联网通信中的应用
第1章 概述 | 第1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发展趋势 | 第9页 |
·宽带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模式分析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·联网通信的原则和要求 | 第12页 |
·ATM over SDH模式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ATM over SDH标准化进程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与路线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网技术分析 | 第17-42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交换技术 | 第17-28页 |
·ATM技术的产生及特点 | 第17-20页 |
·ATM交换技术基本原理 | 第20-24页 |
·ATM交换技术功能结构 | 第24-28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传输技术 | 第28-35页 |
·SDH技术的产生及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SDH传输技术基本原理 | 第29-32页 |
·SDH传输技术功能结构 | 第32-35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接入技术 | 第35-42页 |
·APON技术的产生及特点 | 第35-36页 |
·APON接入技术基本原理 | 第36-37页 |
·APON接入技术功能结构 | 第37-42页 |
第3章 高速公路联网通信分析预测 | 第42-64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业务概述 | 第42-45页 |
·联网通信业务功能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联网通信业务种类划分 | 第43-44页 |
·联网通信业务应用模型 | 第44-45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需求分析 | 第45-53页 |
·联网通信需求分析目标 | 第46-47页 |
·联网通信需求分析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联网通信需求分析内容 | 第48-53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容量预测 | 第53-64页 |
·联网通信接入容量预测 | 第53-57页 |
·联网通信骨干容量预测 | 第57-64页 |
第4章 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网络设计 | 第64-81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网络设计要求 | 第64-67页 |
·联网通信网络技术要求 | 第64-66页 |
·联网通信网络层次划分 | 第66-67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网络设计分析 | 第67-71页 |
·联网通信接入网设计分析 | 第67-69页 |
·联网通信骨干网设计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网络设计内容 | 第71-81页 |
·联网通信网络功能结构 | 第71-73页 |
·联网通信网络技术模型 | 第73-75页 |
·联网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| 第75-81页 |
第5章 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物理方案 | 第81-99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物理设计要求 | 第81-82页 |
·联网通信物理设计原则 | 第81页 |
·联网通信物理设计要求 | 第81-82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物理设计方法 | 第82-84页 |
·联网通信接入网物理设计 | 第82-83页 |
·联网通信骨干网物理设计 | 第83-84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物理方案集成 | 第84-99页 |
·联网通信接入网物理方案 | 第84-88页 |
·联网通信传送网物理方案 | 第88-93页 |
·联网通信支撑网物理方案 | 第93-99页 |
第6章 高速公路联网通信集成评价 | 第99-112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集成分析 | 第99-104页 |
·联网通信物理集成分析 | 第99-102页 |
·联网通信服务集成分析 | 第102-104页 |
·高速公路联网通信集成评价 | 第104-112页 |
·联网通信集成评价指标 | 第105-106页 |
·联网通信集成评价原理 | 第106-108页 |
·联网通信集成评价方法 | 第108-112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112-114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12页 |
·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12-1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4-122页 |
附录 | 第122-127页 |
致谢 | 第127-128页 |
硕士期间学术与科研情况 | 第128-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