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连环画《山乡巨变》的解读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可资借鉴的传统理念 | 第10-11页 |
一、透视 | 第10-11页 |
二、“传神写照” | 第11页 |
第二节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| 第11-14页 |
一、动作、表情 | 第12页 |
二、环境、道具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巧妙独特的处理手法 | 第14-17页 |
一、构图取景 | 第14-16页 |
二、表现方法 | 第16页 |
三、广阔无比的拓展空间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笔者素描《人物组合》系列作品的解读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形式构架的概括凝练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夸张变形 | 第18-20页 |
第三节 素描语言的灵活运用 | 第20-22页 |
一、(黑白灰)色调 | 第20-21页 |
二、用笔 | 第21页 |
三、底色 | 第21-22页 |
四、纸张 | 第22页 |
第三章 交融与创新——从《山乡巨变》到《人物组合》系列作品 | 第22-28页 |
第一节 传统审美到当代视觉感应的启示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单一焦点透视到多点透视的转换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固定情节空间到多样情节的组合 | 第24-25页 |
第四节 个性人物传神到人物组合的生动 | 第25-28页 |
结语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0页 |
致谢 | 第30-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