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9页 |
·论文研究工作 | 第9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移动IP协议与多接口移动节点 | 第11-21页 |
·移动IP协议 | 第11-15页 |
·基本机制 | 第11-14页 |
·返回路由过程 | 第14-15页 |
·多接口移动节点 | 第15-16页 |
·多接口移动节点的出现 | 第15页 |
·多接口移动节点的优势 | 第15-16页 |
·多接口MN与移动IP协议结合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·地址选择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轮询模式 | 第18-19页 |
·多信道选择算法 | 第19页 |
·其他方式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地址选择系统分析 | 第21-32页 |
·系统总体结构 | 第21-22页 |
·多接口地址列表设计 | 第22-25页 |
·接口标识选项 | 第23页 |
·家乡地址选项 | 第23页 |
·转交地址选项 | 第23页 |
·用户设定选项 | 第23-24页 |
·接收流端口号设定选项 | 第24页 |
·发送流端口号设定选项 | 第24页 |
·能耗 | 第24页 |
·优先级选项设计 | 第24-25页 |
·列表维护模块设计 | 第25-26页 |
·增加地址项 | 第25-26页 |
·删除地址选项 | 第26页 |
·修改地址参数 | 第26页 |
·决策模块设计 | 第26-30页 |
·带宽优先策略 | 第28-29页 |
·能耗优先策略 | 第29页 |
·选定项优先策略 | 第29-30页 |
·公平性策略 | 第30页 |
·方案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多接口地址选择机制与移动IP协议结合 | 第32-40页 |
·基于移动IPv6协议的多接口移动节点地址选择过程 | 第32-34页 |
·基于移动IP协议的应用场景分析 | 第34-39页 |
·(1,n) | 第35-36页 |
·(n,1) | 第36-38页 |
·(n,n)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仿真分析 | 第40-60页 |
·NS-2简介 | 第40-41页 |
·仿真相关模块 | 第41-44页 |
·多接口移动节点扩展 | 第41-43页 |
·手动路由 | 第43-44页 |
·仿真模块修改 | 第44-48页 |
·多接口地址列表的实现 | 第44-45页 |
·列表管理模块的实现 | 第45-46页 |
·决策模块的实现 | 第46-48页 |
·仿真场景 | 第48-51页 |
·接口参数设定 | 第48-49页 |
·拓扑结构 | 第49-50页 |
·节点设置 | 第50页 |
·仿真协议栈结构 | 第50-51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1-59页 |
·吞吐量计算与统计与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接口利用率的统计与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接口吞吐量与系统之比的统计与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附录 NS-2仿真脚本 | 第64-66页 |
参加的工作及成果 | 第66-67页 |
参与工作 | 第66页 |
学术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