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联通CDMA网络优化分析与实现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CDMA技术 | 第9-23页 |
| ·移动通信的发展 | 第9页 |
| ·移动通信的多址方式 | 第9-10页 |
| ·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| 第10-11页 |
| ·CDMA的几种码 | 第11-13页 |
| ·Walsh(沃尔什)码 | 第11页 |
| ·伪随机序列码(PN码) | 第11-12页 |
| ·码型的运用 | 第12-13页 |
| ·Walsh码 | 第12页 |
| ·PN码 | 第12-13页 |
| ·信道的分类 | 第13-16页 |
| ·前向信道 | 第13-15页 |
| ·导频信道 | 第13-14页 |
| ·同步信道 | 第14-15页 |
| ·寻呼信道 | 第15页 |
| ·前向业务信道 | 第15页 |
| ·反向信道 | 第15-16页 |
| ·接入信道 | 第16页 |
| ·反向业务信道 | 第16页 |
| ·功率控制技术 | 第16-17页 |
| ·反向开环功率控制 | 第16页 |
| ·反向闭环功率控制 | 第16-17页 |
| ·前向功率控制 | 第17页 |
| ·分集技术 | 第17-18页 |
| ·空间分集 | 第17页 |
| ·时间分集(RAKE接收技术) | 第17-18页 |
| ·频率分集 | 第18页 |
| ·切换技术 | 第18-19页 |
| ·软切换 | 第18-19页 |
| ·更软切换 | 第19页 |
| ·硬切换 | 第19页 |
| ·话音编码技术 | 第19页 |
| ·软容量 | 第19-20页 |
| ·提高误帧率 | 第20页 |
| ·小区呼吸功能 | 第20页 |
| ·我国 CDMA使用状况 | 第20-21页 |
| ·CDMA协议标准的演进 | 第21-23页 |
| ·CDMA技术标准的发展 | 第21-22页 |
| ·cdma2000的发展趋势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CDMA网络优化 | 第23-35页 |
| ·网络优化的意义及目标 | 第23-24页 |
| ·网络优化的意义 | 第23页 |
| ·网络优化的目标 | 第23-24页 |
| ·CDMA网络性能指标定义 | 第24页 |
| ·CDMA网络优化的分析流程 | 第24-26页 |
| ·确定分析的系统及其稳定性 | 第24-25页 |
| ·初始化邻集列表 | 第25页 |
| ·优化邻集列表 | 第25-26页 |
| ·实测收集数据 | 第26页 |
| ·网络故障分析及解决 | 第26页 |
| ·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| 第26-29页 |
| ·优化准备工作 | 第26-27页 |
| ·监视基站硬件的状态 | 第26页 |
| ·基站基本测试 | 第26页 |
| ·采集基站信息 | 第26-27页 |
| ·各 CLUSTER的规划 | 第27页 |
| ·选定路测的线路 | 第27页 |
| ·频谱检测 | 第27页 |
| ·核实数据库中的参数 | 第27页 |
| ·现场测试 | 第27-28页 |
| ·CLUSTER级的调整和优化 | 第28页 |
| ·天线调整 | 第28页 |
| ·参数调整 | 第28页 |
| ·盲区优化工作 | 第28页 |
| ·最终各 CLUSTER的优化工作 | 第28页 |
| ·系统级优化(有负载) | 第28-29页 |
| ·系统级性能测试 | 第29页 |
| ·测试方法及定义 | 第29-33页 |
| ·建立测试 | 第29页 |
| ·测试区域 | 第29页 |
| ·各种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| 第29-32页 |
| ·无线覆盖测试 | 第30页 |
| ·误帧率 | 第30-31页 |
| ·起呼测试 | 第31-32页 |
| ·掉话测试 | 第32页 |
| ·软切换测试 | 第32页 |
| ·频谱扫描 | 第32页 |
| ·PN扫描 | 第32页 |
| ·硬件配置 | 第32-33页 |
| ·CDMA系统的参数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章 大同联通 CDMA网络优化案例 | 第35-53页 |
| ·大同联通 CDMA网络状况 | 第35页 |
| ·BSC优化 | 第35-40页 |
| ·本次网络优化的目标 | 第36页 |
| ·本次网络优化成果介绍 | 第36-38页 |
| ·BSC0数据采集 | 第36-37页 |
| ·BSC0优化前后软切换因子对比图 | 第37页 |
| ·BSC0优化前后最坏小区比例图 | 第37页 |
| ·BSC0优化前后呼叫建立成功率 | 第37-38页 |
| ·BSC0优化前后指定忙时话务掉话比 | 第38页 |
| ·后台参数优化 | 第38-40页 |
| ·BSC之间的参数优化 | 第38页 |
| ·邻区配置检查 | 第38-39页 |
| ·后台直放站相关参数调整 | 第39页 |
| ·天馈调整方案 | 第39-40页 |
| ·网络覆盖 | 第40-53页 |
| ·大同业务区阳高县测试结果 | 第40-42页 |
| ·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| 第42-45页 |
| ·问题分析 | 第43页 |
| ·解决方案 | 第43-44页 |
| ·BSC后台参数调整 | 第44-45页 |
| ·天线调整 | 第45页 |
| ·大同阳高县测试结果调整后部分路段复测图 | 第45-52页 |
| ·大同阳高县 D点调整后的复测图 | 第46-47页 |
| ·大同阳高县 F点调整后的复测图 | 第47-50页 |
| ·大同阳高县 E点调整后的复测图 | 第50-52页 |
| ·总结 | 第52-53页 |
| 结束语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