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 引言 | 第8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中国和印度新崛起的"超级"大国 | 第8页 |
| ·金融改革和金融竞争力比较 | 第8-9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| ·关于中国、印度经济金融比较的理论综述 | 第9-10页 |
| ·关于金融竞争力研究的理论综述 | 第10-11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| ·结构框架 | 第12-14页 |
| 2 90年代以来中国、印度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比较 | 第14-28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"异化"的金融体系 | 第14-18页 |
| ·何谓"金融异化" | 第14-15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"异化"的金融体系 | 第15-18页 |
| ·金融改革策略的选择比较 | 第18-21页 |
| ·克鲁格曼三角 | 第18-19页 |
| ·印度的金融改革策略 | 第19页 |
| ·中国的金融改革策略 | 第19-21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的比较 | 第21-26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金融机构改革的比较 | 第21-24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的比较 | 第24-26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效 | 第26-28页 |
| ·印度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效 | 第26页 |
| ·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效 | 第26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金融改革和发展对金融"异化"的改进 | 第26-28页 |
| 3 中国、印度金融体系竞争力比较分析 | 第28-43页 |
| ·金融竞争力评价方法梳理 | 第28-30页 |
| ·金融竞争力概念综述 | 第28页 |
| ·国外金融竞争力评价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国内金融竞争力评价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设立 | 第30-36页 |
| ·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30-31页 |
| ·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 | 第31-36页 |
| ·中印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比较模型的构建 | 第36-43页 |
| ·中印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数据的选择 | 第36页 |
| ·中印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比较模型的建立 | 第36-41页 |
| ·中印金融可持续竞争力的比较结论 | 第41-43页 |
| 4 中国、印度金融合作问题探析 | 第43-48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金融领域合作的现状 | 第43-44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金融领域发展差距明显 | 第43页 |
| ·两国金融合作前景巨大 | 第43-44页 |
| ·中国、印度金融合作的前景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促进货币集团化发展 | 第44页 |
| ·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| 第44-45页 |
| ·解决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| 第45页 |
| ·中国在中国、印度金融合作中的对策建议 | 第45-48页 |
| ·加强中国、印度银行系统的合作,防止金融异化和抑制再次发生 | 第45-46页 |
| ·加强汇率合作机制建设 | 第46页 |
| ·建立全方位的证券市场合作体系,提升金融可持续竞争力 | 第46-47页 |
| ·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,促进中国、印度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| 第47-48页 |
| 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53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