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民事判例制度考察--兼论我国民事判例制度的建设
摘要 | 第1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德国判例制度的概念、发展与外在形式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概念辨析—判例、判例法以及判例制度 | 第9-10页 |
一、判例 | 第9页 |
二、判例法、法官法与判例制度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德国判例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 | 第10-14页 |
一、法律思想的变革对判例制度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二、司法实践对判例制度的发展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德国判例制度的外在形式—判例汇编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德国判例制度的性质 | 第16-30页 |
第一节 德国民事判例制度的法律依据 | 第16-22页 |
一、《基本法》的规定 | 第17-19页 |
二、《法院组织法》的规定 | 第19-20页 |
三、《民事诉讼法》的规定 | 第20-21页 |
四、《民法典》的规定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对判例拘束力的比较研究 | 第22-30页 |
一、英美法系判例的拘束力 | 第22-26页 |
二、德国判例的拘束力 | 第26-30页 |
第三章 德国判例制度在民事领域的实践及其巨大意义 | 第30-34页 |
第一节 由判例发展起来的法律概念 | 第30-33页 |
一、让与担保 | 第30-31页 |
二、情势变更制度 | 第31-32页 |
三、缔约过失理论 | 第32页 |
四、积极侵害债权理论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德国判例制度在民事领域的巨大意义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判例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| 第34-38页 |
第一节 判例制度对中国的价值 | 第34-35页 |
一、在提高诉讼效率的同时促进个案公正 | 第34-35页 |
二、维护司法独立 | 第35页 |
三、促进司法统一 | 第35页 |
第二节 争论:判例法与司法解释 | 第35-38页 |
第五章 中国民事判例制度建设的构想 | 第38-43页 |
第一节 判例的创制权和拘束力 | 第38-40页 |
一、先例遵循的适用 | 第39-40页 |
二、建立上诉复审制度 | 第40页 |
第二节 判决书改革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判例编纂和公布制度 | 第41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