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36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的分类、进化及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 | 第16-20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的分类与命名 | 第16-17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的进化 | 第17-19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 | 第19-20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结构与功能 | 第20-26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的结构 | 第20-22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的功能 | 第22-26页 |
·昆虫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的诱导 | 第26-27页 |
·植物次生物质的诱导 | 第26-27页 |
·杀虫剂和药物的诱导 | 第27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在昆虫抗药性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 | 第27-32页 |
·昆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| 第27-29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与有机磷抗性 | 第29-30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与有机氯抗性 | 第30-31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 | 第31-32页 |
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的表达调控机制 | 第32-33页 |
·家蚕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研究现状 | 第33-36页 |
第二章 引言 | 第36-4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36页 |
·家蚕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| 第36-37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技术路线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家蚕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相关的生理学特性研究 | 第40-6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6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40页 |
·主要试剂、耗材与仪器 | 第40-42页 |
·辛硫磷对家蚕的处理 | 第42-43页 |
·生化样品制备与测定 | 第43-46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4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4页 |
·家蚕谷胱甘肽-S-转移酶在组织与发育时期中的活性 | 第46-49页 |
·家蚕各组织和发育时期中的谷胱甘肽含量 | 第49-50页 |
·辛硫磷处理家蚕后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相关的生理学变化 | 第50-53页 |
·不同蚕品系间谷胱甘肽-S-转移酶活性的比较 | 第53-54页 |
·讨论 | 第54-57页 |
·各组织中GSTs的活性 | 第54-55页 |
·GSTs活性随发育时期的变化 | 第55-56页 |
·有机磷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 | 第56-57页 |
·家蚕中GSH含量的变化 | 第57页 |
·结论 | 第57-60页 |
第四章 家蚕谷胱甘肽-S-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60-7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0-62页 |
·分析数据及工具软件 | 第60-61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2-74页 |
·家蚕GST基因的鉴定、分类与进化 | 第62-69页 |
·家蚕GST基因在基因组的分布 | 第69-70页 |
·家蚕GST基因内含子的大小与分布 | 第70-72页 |
·家蚕GST基因调控元件的预测 | 第72-74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74-76页 |
第五章 家蚕谷胱甘肽-S-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克隆 | 第76-9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6-83页 |
·实验材料与数据来源 | 第76页 |
·主要试剂及配制 | 第76-78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78-79页 |
·方法与步骤 | 第79-8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83-90页 |
·基于ESTs数据的表达分析 | 第83-84页 |
·基于芯片数据的GST基因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| 第84-85页 |
·GST基因在5龄第3天各组织中的表达 | 第85-88页 |
·辛硫磷处理家蚕后GST基因的表达变化 | 第88-89页 |
·GST基因的克隆 | 第89-90页 |
·讨论 | 第90-92页 |
·结论 | 第92-94页 |
第六章 杀虫剂汰选后家蚕GSTs的表达变化 | 第94-10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94-96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94页 |
·主要试剂、耗材与仪器 | 第94-95页 |
·杀虫剂汰选与毒力测定 | 第95页 |
·GSTs酶活性测定 | 第95页 |
·RNA提取与PCR的检测 | 第95-96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9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6-103页 |
·杀虫剂对家蚕的汰选 | 第96-97页 |
·杀虫剂对家蚕汰选后GSTs酶活性的变化 | 第97-101页 |
·杀虫剂对家蚕汰选后差异表达的GSTs基因 | 第101-103页 |
·讨论 | 第103-105页 |
·昆虫对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抗性发展的比较 | 第103页 |
·GSTs参与的杀虫剂抗性 | 第103-104页 |
·昆虫GST基因的表达调控 | 第104-105页 |
·结论 | 第105-106页 |
第七章 家蚕BmGSTe3基因的真核表达 | 第106-12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06-113页 |
·载体和菌株 | 第106-107页 |
·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107-10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09-11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13-119页 |
·BmGSTe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113-114页 |
·重组转座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| 第114-116页 |
·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的获取与鉴定 | 第116页 |
·重组杆状病毒质粒转染sf9细胞 | 第116-117页 |
·SDS-PAGE分析 | 第117-118页 |
·BmGSTe3重组融合蛋白的粗酶活性测定 | 第118-119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119-122页 |
第八章 综合与结论 | 第122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8页 |
附录 | 第138-14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 | 第142-144页 |
致谢 | 第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