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导论 | 第12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二、研究范围与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概述 | 第14-19页 |
第一节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4-16页 |
一、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定义 | 第14页 |
二、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的分类 | 第14-16页 |
(一) 形式上的一人公司股东和实质上的一人公司股东 | 第14-16页 |
(二) 原生型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和衍生型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 | 第16页 |
第二节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的内容和特点 | 第16-19页 |
一、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(一)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(二)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的具体分类 | 第17页 |
二、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行使的特点 | 第17-19页 |
(一) 股东权行使方式的特殊性 | 第17页 |
(二) 股东权行使的非对抗性 | 第17页 |
(三) 股东权行使的非间接性 | 第17-18页 |
(四) 股东权与公司权力行使主体的合一性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利滥用分析及对其进行控制的研究意义 | 第19-30页 |
第一节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的原因分析 | 第19-24页 |
一、自然人股东滥用权利的主观因素: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| 第19-21页 |
(一) 中小投资者对资本利益及灵活经营形式的追求 | 第19-20页 |
(二) 中小投资者对公司法人有限责任制度的追求 | 第20-21页 |
二、自然人股东滥用权利的客观因素:一人自然人公司与生俱来的缺陷 | 第21-24页 |
(一) 一人自然人公司设立失败后债权人受偿程度较小 | 第21-22页 |
(二)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出资不实时债权人受偿程度较小 | 第22页 |
(三) 一人自然人公司独立人格弱化 | 第22页 |
(四) 一人自然人公司内部平行制衡机制缺失 | 第22-23页 |
(五) 一人自然人公司内部监督制衡机制的弱化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利滥用的定义 | 第24-26页 |
一、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的定义 | 第24-25页 |
二、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的特殊性——与法人股东作对比 | 第25-26页 |
(一) 公司内部的股东权利的制衡缺失导致的自然人股东权滥用 | 第25页 |
(二) 自然人股东对一人公司进行控制以实现特殊目的股东权滥用 | 第25页 |
(三) 自然人股东与一人公司资金混同缺乏有效监督的股东权滥用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利滥用的表现形式 | 第26-28页 |
一、通过损害公司利益间接损害债权人利益 | 第26页 |
(一) 不正当的自我交易 | 第26页 |
(二) 股东向公司索取超额报酬 | 第26页 |
二、利用一人自然人公司规避法定义务 | 第26-27页 |
(一) 规避公司管理人员的资格限制 | 第27页 |
(二) 规避竞业禁止义务 | 第27页 |
(三) 利用公司形式逃避其他法定义务 | 第27页 |
三、利用一人自然人公司规避约定义务 | 第27-28页 |
(一) 转移公司资产 | 第27页 |
(二) 恶意解散或破产 | 第27-28页 |
(三) 欺诈债权人 | 第28页 |
第四节 控制一人自然人股东权利滥用的研究意义 | 第28-30页 |
一、对一人自然人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| 第28-29页 |
二、保证国家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贯彻执行 | 第29页 |
三、对一人自然人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| 第29页 |
四、保护社会经济秩序、信用体系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对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| 第30-46页 |
第一节 规范资本制度以控制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滥用 | 第30-33页 |
一、强化资本确定原则 | 第31页 |
二、强化资本充实原则 | 第31-32页 |
三、强化资本维持原则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以控制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利滥用 | 第33-34页 |
一、一人自然人公司权力机构制度 | 第33-34页 |
二、会计监察人制度 | 第34页 |
第三节 建立公示、信用体系以控制一人股东权利滥用 | 第34-38页 |
一、一人自然人公司的登记和公示制度 | 第34-36页 |
(一) 一人公司登记和公示制度的内涵及其意义 | 第34-35页 |
(二) 我国现行一人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的缺陷 | 第35页 |
(三) 对我国一人自然人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的建议 | 第35-36页 |
二、建立一人自然人公司信用体系 | 第36-38页 |
(一) 一人公司信用的内涵 | 第36-37页 |
(二) 建立一人自然人公司信用体系 | 第37-38页 |
第四节 对一人自然人公司股东权利滥用的事后规制 | 第38-46页 |
一、一人自然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概述 | 第38-39页 |
二、国外否认一人公司法人制度的借鉴 | 第39-42页 |
(一) 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| 第39-40页 |
(二) 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| 第40-41页 |
(三) 对英美法系以及大陆法系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总结 | 第41-42页 |
三、我国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评价 | 第42-44页 |
(一) 对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的理解 | 第42页 |
(二) 对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的评价 | 第42-44页 |
四、我国一人自然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的若干建议 | 第44-46页 |
(一) 我国可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条件建议 | 第44页 |
(二) 关于一人自然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 | 第44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后记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