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图像分割算法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模糊形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分水岭变换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所做的研究工作 | 第15页 |
·论文的意义和创新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模糊形态学基本理论 | 第17-32页 |
·概述 | 第17-18页 |
·二值形态学 | 第18-21页 |
·二值图像 | 第18页 |
·二值结构元素(Binary Structure Element) | 第18-19页 |
·二值形态学基本算子(Binary Operator) | 第19-21页 |
·二值形态学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| 第21页 |
·模糊形态学(Fuzzy Mathematical Morphology) | 第21-26页 |
·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 | 第22-24页 |
·λ水平截集 | 第24页 |
·模糊集合的分解定理 | 第24-25页 |
·扩张原理 | 第25-26页 |
·模糊形态学算子 | 第26-30页 |
·二值膨胀和腐蚀运算的特征函数 | 第27页 |
·模糊膨胀与腐蚀运算及其性质 | 第27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分水岭算法及改进 | 第32-46页 |
·分水岭算法概述 | 第32-35页 |
·形态学梯度定义 | 第33页 |
·分水岭算法的定义 | 第33-35页 |
·分水岭算法实现及应用 | 第35-37页 |
·分水岭算法实现 | 第35-36页 |
·分水岭算法的应用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IFT的分水岭算法 | 第37-42页 |
·最短路径问题 | 第37-39页 |
·IFT算法原理 | 第39页 |
·基于IFT的分水岭算法 | 第39-42页 |
·改进的IFT分水岭算法 | 第42-46页 |
·自动识别最优阈值的方法 | 第42-44页 |
·改进的IFT分水岭算法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基于模糊形态学和分水岭的图像分割算法 | 第46-56页 |
·算法流程设计 | 第46页 |
·预处理步骤 | 第46-50页 |
·模糊形态学开-闭滤波器的应用 | 第46-49页 |
·计算图像梯度 | 第49-50页 |
·改进IFT分水岭算法的应用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5页 |
·实验环境 | 第51页 |
·实验的实现与分析 | 第51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总结 | 第56页 |
·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