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8-15页 |
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8-11页 |
一、初创阶段 | 第8-9页 |
二、快速发展阶段 | 第9-10页 |
三、曲折中恢复发展阶段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作用 | 第11-15页 |
一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| 第11-12页 |
二、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有关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论争 | 第15-21页 |
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改革论争的背景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民间论争 | 第16-18页 |
一、关于劳动教养性质的论争 | 第16-17页 |
二、劳动教养的存废之争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有关劳动教养改革的官方立场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与改革必要性 | 第21-32页 |
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 | 第21-24页 |
一、现实合理性 | 第21-23页 |
二、历史合理性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| 第24-32页 |
一、审批程序方面的缺陷 | 第24-27页 |
二、救济程序方面的缺陷 | 第27-28页 |
三、适用范围方面的缺陷 | 第28-30页 |
四、劳动教养期限过长 | 第30-31页 |
五、监督制约措施不力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| 第32-39页 |
第一节 对劳动教养的性质进行合理定位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改革劳动教养体制——劳动教养的司法化 | 第33-36页 |
一、劳动教养制度司法化改革的必然性 | 第33-34页 |
二、劳动教养司法化的具体程序设计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劳动教养期限的改革 | 第36-37页 |
第四节 劳动教养适用范围的改革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注释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后记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