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6-8页 |
(一)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6-7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一、农村政策性金融产生的理论依据 | 第8-11页 |
(一)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界定 | 第8-9页 |
(二) 农村政策性金融产生的理论依据 | 第9-11页 |
二、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制度变迁和功能评价 | 第11-16页 |
(一)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制度变迁 | 第11-14页 |
(二)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评价 | 第14-16页 |
三、我国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契约的缺陷 | 第16-25页 |
(一) 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契约缺陷的表现 | 第16-21页 |
(二) 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契约缺陷的成因 | 第21-23页 |
(三) 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契约缺陷的后果 | 第23-25页 |
四、农村政策性金融最优契约设计 | 第25-29页 |
(一)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| 第25-26页 |
(二) 农村政策性金融最优契约的设计原理 | 第26-27页 |
(三) 模型设计 | 第27-29页 |
(四) 结论 | 第29页 |
五、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与经验启示 | 第29-32页 |
(一) 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 | 第29-31页 |
(二) 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的经验启示 | 第31-32页 |
六、农村政策性金融最优契约实现路径 | 第32-41页 |
(一) 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契约的完善 | 第32-37页 |
(二) 商业性金融机构代理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契约设想 | 第37-40页 |
(三) 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最优契约的配套措施 | 第40-41页 |
结束语 | 第41-42页 |
注释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后记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