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目录 | 第1-8页 |
表目录 | 第8-9页 |
缩略语表 | 第9-10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一 前言 | 第12-35页 |
·贵州白山羊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产地 | 第12页 |
·品种形成 | 第12-13页 |
·外貌特征 | 第13页 |
·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特点 | 第13页 |
·贵州白山羊生长性能特点 | 第13页 |
·多胎性状的研究方法概况 | 第13-17页 |
·常规育种方法 | 第13-17页 |
·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| 第17-21页 |
·RFLP(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,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) | 第18页 |
·可变数目串连重复多态性(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neats. VNTR) | 第18页 |
·随机扩增多态性DNA(Random Amplifide Polymorphic DNAs, RAPD) | 第18-19页 |
·扩增片断长度多态(Amplifide Fragment lengthPoIymorphic, AFLP) | 第19页 |
·单核苷酸多态性(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, SNP) | 第19页 |
·DNA单链构象多态性(Single-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c, SSCP) | 第19-21页 |
·多产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| 第21-24页 |
·候选基因法 | 第21-22页 |
·影响绵、山羊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骨形成蛋白15基因研究进展 | 第24-35页 |
·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简介 | 第24-25页 |
·骨形成蛋白 | 第25页 |
·骨形态发生蛋白15基因研究 | 第25-35页 |
二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5-36页 |
三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6-52页 |
·实验材料、试剂 | 第36-39页 |
·实验样品材料 | 第36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6-37页 |
·菌株与质粒 | 第37页 |
·培养基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8页 |
·所用到工具软件或相关网站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-43页 |
·提取基因组DNA | 第39-41页 |
·聚合酶链式反应 | 第41-43页 |
·琼脂糖电泳 | 第43页 |
·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| 第43页 |
·电泳 | 第43页 |
·RFLP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FecX~G突变、FecX~B突变的酶切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SSCP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溶液的配制 | 第44-45页 |
·SSCP检测条件 | 第45页 |
·SSCP检测 | 第45-46页 |
·胶回收 | 第46页 |
·DNA的连接 | 第46-47页 |
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| 第47-48页 |
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47-48页 |
·转化实验 | 第48页 |
·阳性菌落的筛选与鉴定 | 第48-51页 |
·菌落PCR鉴定 | 第48-49页 |
·质粒提取鉴定 | 第49-50页 |
·质粒电泳检测 | 第50页 |
·质粒PCR鉴定 | 第50页 |
·酶切鉴定 | 第50-51页 |
·测序 | 第51页 |
·分析软件 | 第51-52页 |
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67页 |
·贵州白山羊BMP15基因外显子2序列测定和结果分析 | 第52-58页 |
·贵州白山羊BMP15基因外显子2扩增 | 第52页 |
·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52-53页 |
·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53-54页 |
·BMP15基因外显子2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BMP15基因FecX~G突变的检测 | 第58-60页 |
·PCR扩增结果 | 第58-59页 |
·FecX~G突变的RFLP检测结果 | 第59页 |
·FecX~G突变的SSCP检测结果 | 第59-60页 |
·BMP15基因FecX~B突变的检测 | 第60-62页 |
·PCR扩增结果 | 第60-61页 |
·FecX~B突变的RFLP检测结果 | 第61页 |
·FecX~B突变的SSCP检测结果 | 第61-62页 |
·BMP15基因成熟肽的多态性研究 | 第62-64页 |
·PCR扩增结果 | 第62-63页 |
·SSCP检测结果 | 第63-64页 |
·BMP15基因多态性的碱基序列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BMP15基因多态的三维结构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BMP15基因FecX~B突变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析 | 第66-67页 |
五 讨论 | 第67-70页 |
·实验材料的选择 | 第67页 |
·实验方法的选择 | 第67页 |
·BMP15基因的作用位点 | 第67-68页 |
·FecX~G突变的检测 | 第68页 |
·BMP15基因成熟肽的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FecX~B突变的检测 | 第69-70页 |
六 小结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9页 |
附录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