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33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多天线系统 | 第14-22页 |
| ·单天线到多天线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·MIMO技术概述 | 第16-20页 |
| ·MIMO技术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| ·无线资源管理 | 第22-28页 |
| ·无线资源管理的内容 | 第24-26页 |
| ·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研究现状 | 第26-28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| 第28-30页 |
| ·论文结构 | 第30-33页 |
| 第2章 基于加权公平队列的空间复用多用户接入调度算法 | 第33-47页 |
| 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35-37页 |
| ·基于WFQ的SMMA调度算法 | 第37-42页 |
| ·WFQ调度算法简介 | 第37-38页 |
| ·基于WFQ的SMMA调度算法 | 第38-40页 |
| ·分支定界法 | 第40-42页 |
| ·仿真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3章 MIMO系统中自适应延时公平调度算法 | 第47-64页 |
| ·无线资源管理 | 第48-51页 |
| ·QoS概念和性能参数 | 第51-54页 |
| ·MIMO系统中自适应公平调度算法 | 第54-59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56-57页 |
| ·自适应延时公平调度算法 | 第57-59页 |
| ·仿真与分析 | 第59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第4章 多天线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基于博弈论的RRM算法 | 第64-80页 |
| ·引言 | 第64-65页 |
| ·认知无线电的历史和概念 | 第65-67页 |
| ·博弈论 | 第67-71页 |
| ·博弈的概念 | 第67-68页 |
| ·博弈的基本构成 | 第68-69页 |
| ·博弈的类型 | 第69-71页 |
| ·基于博弈论的RRM算法 | 第71-79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71页 |
| ·算法主体 | 第71-73页 |
| ·纳什平衡点 | 第73页 |
| ·遗传算法 | 第73-74页 |
| ·算法总结 | 第74-75页 |
| ·仿真与分析 | 第75-7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第5章 BLAST系统中基于博弈论的干扰抑制算法 | 第80-96页 |
| ·BLAST系统简介 | 第81-85页 |
| ·BLAST系统中基于博弈论的干扰抑制算法 | 第85-95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85-88页 |
| ·基于博弈论的干扰抑制算法 | 第88-92页 |
| ·仿真与分析 | 第92-9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| 第6章 基于博弈论的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 | 第96-118页 |
| ·阵列天线简介 | 第96-99页 |
| ·自适应波束成形技术 | 第99-107页 |
| ·最优权准则 | 第100-105页 |
| ·常见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 | 第105-107页 |
| ·基于博弈论的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 | 第107-117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108页 |
| ·基于博弈论的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 | 第108-112页 |
| ·仿真与分析 | 第112-11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7-118页 |
| 结论 | 第118-12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1-131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技成果 | 第131-132页 |
| 致谢 | 第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