矢量阵近场聚焦波束形成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噪声源识别方法概述 | 第10-13页 |
| ·近场聚焦波束形成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矢量水听器及其阵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声压阵波束形成基本原理 | 第18-32页 |
| ·常规波束形成方法 | 第18-21页 |
| ·时域波束形成 | 第18-20页 |
| ·频域波束形成 | 第20-21页 |
| ·近场聚焦波束形成方法 | 第21-29页 |
| ·近场聚焦波束形成基本理论 | 第22-26页 |
| ·近场聚焦波束的性能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·近场聚焦波束形成仿真研究 | 第29-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3章 矢量阵近场聚焦波束形成技术 | 第32-39页 |
| ·矢量水听器测量模型 | 第32-33页 |
| ·矢量阵近场聚焦波束形成方法 | 第33-37页 |
| ·矢量水听器指向性电子旋转 | 第33-34页 |
| ·矢量阵组合指向性 | 第34-36页 |
| ·矢量阵近场聚焦波束形成物理模型与处理流程 | 第36-37页 |
| ·矢量阵近场聚焦波束形成仿真研究 | 第37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4章 运动声源近场聚焦波束形成技术 | 第39-62页 |
| ·运动声源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| 第39-45页 |
| ·运动声源近场聚焦波束形成方法 | 第45-49页 |
| ·测量信号中多普勒效应的消除 | 第45-46页 |
| ·运动声源源识别物理模型与处理流程 | 第46-49页 |
| ·运动声源噪声源识别仿真研究 | 第49-61页 |
| ·定位误差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分辨率分析 | 第51-55页 |
| ·噪声源定位识别仿真研究 | 第55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外场试验数据处理分析 | 第62-73页 |
| ·引言 | 第62页 |
| ·试验概况 | 第62-64页 |
| ·试验系统组成 | 第62-64页 |
| ·试验系统设置 | 第64页 |
| ·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| 第64-7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| 结论 | 第73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9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