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·资源瓶颈的制约显现 | 第10页 |
| ·土地利用效益低下,用地结构不合理 | 第10-11页 |
| 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| ·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| 第16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| ·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| 2 基础理论概述 | 第20-26页 |
| ·基本概念 | 第20-21页 |
| ·土地集约利用 | 第20页 |
| 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| 第20-21页 |
| 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21页 |
| ·基础理论 | 第21-26页 |
| ·土地报酬规律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地租地价理论 | 第22页 |
| ·区位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土地与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·可持续利用理论 | 第24-26页 |
| 3 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26-38页 |
| ·城市工业用地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0页 |
| ·工业用地的基本特征 | 第26-29页 |
| ·工业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9-30页 |
| ·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概述 | 第30-34页 |
| 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流程 | 第30-31页 |
| ·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评述 | 第31-33页 |
| ·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 | 第33-34页 |
| ·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可行性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·生产函数的定义 | 第34-35页 |
| ·常用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| 第35-36页 |
| ·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36-38页 |
| 4 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构建 | 第38-50页 |
| ·模型中各要素的界定 | 第38-39页 |
| ·基于C-D生产函数的工业用地集约度公式 | 第39-46页 |
| ·C-D生产函数效率项细化 | 第39-41页 |
| ·工业用地集约度与粗放度测度公式的推导 | 第41-43页 |
| ·各项投入产出弹性~(b_i)的确定 | 第43-46页 |
| ·基于灰色生产函数的工业用地集约度公式 | 第46-49页 |
| ·灰色生产函数 | 第46-47页 |
| 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灰色测度公式 | 第47-49页 |
| 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发展阶段的判定标准 | 第49-50页 |
| 5 武汉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分析 | 第50-64页 |
| ·武汉市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| 第50-53页 |
| ·武汉市社会经济概况 | 第50页 |
| ·武汉市工业发展历程 | 第50-53页 |
| ·武汉市工业用地发展变化情况 | 第53-55页 |
| ·武汉市工业用地数量变化情况 | 第53-54页 |
| ·武汉市工业用地布局演变历程 | 第54-55页 |
| ·武汉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55-60页 |
| ·基础数据来源 | 第55页 |
| ·基于C-D生产函数的武汉市工业用地集约度 | 第55-57页 |
| ·基于灰色生产函数的武汉市工业用地集约度 | 第57-60页 |
| ·武汉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·相关建议 | 第61-64页 |
| ·加强规划控制,严格土地管理 | 第61-62页 |
| ·规范地方政府行为,制止违法粗放经营 | 第62页 |
| ·立足内涵挖潜,优先盘活存量土地 | 第62-63页 |
| ·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,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 | 第63-64页 |
| 6 结论与讨论 | 第64-66页 |
| ·结论 | 第64-65页 |
| ·讨论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