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半夏不同品系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前言 | 第9-19页 |
·半夏本草考证 | 第9-10页 |
·半夏种质资源及其面临的危机 | 第10-12页 |
·半夏的种质资源 | 第10页 |
·我国半夏种质资源面临的危机 | 第10-12页 |
·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 | 第12页 |
·半夏组织培养的研究 | 第12-17页 |
·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、增殖分化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半夏试管小块茎形成和一次成苗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培养基中其他添加物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温度、光照、湿度对再生苗形成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半夏再生苗移栽的研究 | 第17页 |
·半夏遗传多样性及其品质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8页 |
·试验材料及来源 | 第19页 |
·外植体灭菌及最佳外植体材料的选取 | 第19页 |
·启动培养试材 | 第19页 |
·愈伤分化 | 第19页 |
·壮苗 | 第19页 |
·组培种茎移栽 | 第19页 |
·组培种茎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| 第19页 |
·药品试剂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0页 |
·玻璃器皿 | 第20页 |
·仪器 | 第20页 |
·其他 | 第20页 |
·试验方法与步骤 | 第20-28页 |
·制备母液 | 第20-22页 |
·培养基配置 | 第22-23页 |
·荆半夏不同品系的组织培养 | 第23-25页 |
·荆半夏组培种茎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| 第25-2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41页 |
·不同品系荆半夏组织培养 | 第28-38页 |
·外植体灭菌试验 | 第28-29页 |
·最佳外植体的筛选 | 第29-30页 |
·三个品系荆半夏启动培养 | 第30-34页 |
·不同品系荆半夏愈伤分化 | 第34-35页 |
·生根壮苗 | 第35-37页 |
·组培荆半夏种茎的移栽 | 第37-38页 |
·荆半夏组培种茎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| 第38-41页 |
·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| 第38-39页 |
·鸟苷含量测定 | 第39-41页 |
4.讨论 | 第41-44页 |
·荆半夏组织培养 | 第41-43页 |
·外植体选择 | 第41-42页 |
·植物激素对三个品系荆半夏器官发生的调控 | 第42-43页 |
·组织培养荆半夏主要成分 | 第43页 |
·展望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5页 |
附录1:不同品系半夏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图 | 第52-53页 |
附录2 不同品系半夏的组培图片 | 第53-55页 |
附录3 缩略词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