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| 缩略语词汇表 | 第13-14页 |
| 引言 | 第14-16页 |
| 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6-60页 |
| 第一章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6-38页 |
| 1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| 第16-20页 |
| ·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结构的破坏 | 第16-17页 |
| ·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| ·盐胁迫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| ·盐胁迫对植物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| 第19页 |
| ·盐胁迫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2 植物抗盐机理研究 | 第20-36页 |
| ·离子的选择性吸收、外排和区域化 | 第20-25页 |
| ·相溶性溶质的合成和积累 | 第25-28页 |
| ·盐胁迫信号转导途径 | 第28-29页 |
| ·活性氧代谢 | 第29-34页 |
| ·耐盐性的分子机制 | 第34-35页 |
| ·光合作用路径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| 3 展望 | 第36-38页 |
| 第二章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| 第38-50页 |
| 1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和步骤 | 第38-42页 |
| ·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| 第38-39页 |
| ·双向凝胶电泳 | 第39-40页 |
| ·蛋白质点的检测 | 第40-41页 |
| ·图像分析 | 第41页 |
| ·质谱技术 | 第41-42页 |
| 2 水稻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| 第42-45页 |
| ·水稻组织器官中的蛋白质组研究 | 第42-43页 |
| ·水稻亚细胞水平的蛋白质组研究 | 第43-45页 |
| 3 水稻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| 第45-49页 |
| ·水稻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 | 第45-48页 |
| ·水稻响应生物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 | 第48-49页 |
| 4 展望 | 第49-50页 |
| 第三章 水稻亮氨酸型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研究进展 | 第50-60页 |
| 1 LRR-RLKs的结构 | 第51-52页 |
| ·胞外LRR域 | 第51页 |
| ·胞内域 | 第51-52页 |
| 2 生物学功能 | 第52-55页 |
| ·参与抗逆性反应 | 第52-53页 |
| ·调节植物发育 | 第53-54页 |
| ·介导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 | 第54-55页 |
| 3 介导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| 第55-57页 |
| ·复合物相互作用与信号识别 | 第55-56页 |
| ·LRR型受体激酶下游成分 | 第56-57页 |
| 4 展望 | 第57-60页 |
| 第二篇 研究报告 | 第60-127页 |
| 第四章 盐胁迫下水稻根尖质膜蛋白质组和相关转录组研究 | 第60-102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61-71页 |
| ·植物材料与胁迫处理 | 第61页 |
| ·主要仪器、试剂及耗材 | 第61-63页 |
| ·耐盐性测定 | 第63页 |
| ·细胞膜制备及纯化 | 第63页 |
| ·质膜纯度鉴定 | 第63-64页 |
| ·双向电泳蛋白样品制备 | 第64页 |
| ·双向电泳及图像分析 | 第64-65页 |
| ·MALDI-TOF/TOF质谱样品制备 | 第65页 |
| ·肽质指纹图谱分析及数据库查询 | 第65页 |
| ·SDS-PAGE样品制备、电泳和LC-ESI-MS/MS质谱鉴定 | 第65-67页 |
| ·水稻根中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、MDA含量和H~+-ATPase水解活性的测定 | 第67页 |
| ·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67-69页 |
| ·水稻总RNA的提取及痕量基因组DNA的去除 | 第69页 |
| ·RT-PCR反应 | 第69-70页 |
| ·PCR产物纯化 | 第70页 |
| ·荧光实时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制定 | 第70-71页 |
| 2 实验结果 | 第71-90页 |
| ·耐盐性测定 | 第71-72页 |
| ·质膜纯化及纯度鉴定 | 第72-73页 |
| ·盐胁迫下水稻根尖质膜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| 第73-74页 |
| ·差异表达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| 第74-79页 |
| ·SDS-PAGE质谱结果分析 | 第79-82页 |
| ·盐胁迫抑制了水稻根尖POD和质膜H~+-ATPase酶活性 | 第82-84页 |
| ·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| 第84-87页 |
| ·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 | 第87-90页 |
| 3 讨论 | 第90-100页 |
| ·Real time-PCR反应体系建立 | 第90页 |
| ·膜稳定性 | 第90-93页 |
| ·离子的动态平衡 | 第93-97页 |
| ·信号转导 | 第97-99页 |
| ·盐胁迫相关蛋白 | 第99页 |
| ·功能未知的蛋白 | 第99-100页 |
| ·mRNA和蛋白的不一致性 | 第100页 |
| 4 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| 第五章 水稻LRR型受体蛋白激酶胞外区的原核表达、抗体制备和生物功能分析 | 第102-127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103-112页 |
| ·材料 | 第103-104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104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104页 |
| ·OsRPK1重组质粒构建和RPK1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104-105页 |
| ·OsRPK1基因的RT-PCR扩增 | 第105-106页 |
| ·RT-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| 第106页 |
| ·PCR产物的回收及T-A克隆 | 第106页 |
| ·DH5α和BL21感受态细菌的制备 | 第106-107页 |
| ·pMD18T-RPK1和pET29a质粒提取 | 第107页 |
| ·目的基因片段和PET29a载体的双酶切 | 第107-108页 |
| ·表达质粒pET29a与目的基因片段的连接 | 第108页 |
| ·连接反应混合物转化DH5α | 第108-109页 |
| ·DH5 α菌中的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 | 第109页 |
| ·重组质粒转化BL21细菌和鉴定 | 第109页 |
| ·OsRPK1蛋白胞外区的原核表达 | 第109页 |
| ·目的蛋白表达的可溶性检测 | 第109-110页 |
| ·动物免疫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| 第110页 |
| ·水稻根尖细胞质和质膜蛋白的提取 | 第110页 |
| ·Western印迹 | 第110页 |
| ·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| 第110-111页 |
| ·免疫透射电镜检测 | 第111页 |
| ·免疫沉淀(Immunoprecipitation)分析 | 第111-112页 |
| 2 实验结果 | 第112-124页 |
| ·水稻质膜LRR型受体蛋白激酶OsRPK1序列分析 | 第112-115页 |
| ·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115-116页 |
| ·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| 第116-118页 |
| ·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| 第118页 |
| ·水稻根尖OsRPK1在非生物胁迫下诱导表达 | 第118-119页 |
| ·水稻根尖OsRPK1在盐、干旱、冷和ABA处理下免疫电镜分析 | 第119页 |
| ·水稻根尖OsRPK1在盐和ABA胁迫下免疫沉淀分析 | 第119-124页 |
| 3 讨论 | 第124-127页 |
| 全文结论 | 第127-128页 |
| 创新之处 | 第128-129页 |
|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| 第129-1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0-154页 |
| 附录 | 第154-158页 |
| 1. 木村B营养液配方 | 第154-155页 |
| 2. OSRPK1蛋白序列BLASTP分析 | 第155-156页 |
| 3. PET29A-RPK1重组子设计分析 | 第156-157页 |
| 4. PET29A-RPK1重组子测序结果 | 第157-158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投送的论文 | 第158-159页 |
| 致谢 | 第1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