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沼泽湿地生态需水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4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1-22页 |
·湿地水循环模型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·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| 第15-21页 |
·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| 第21页 |
·目前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·主要研究目的 | 第2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结构框架 | 第22-24页 |
2 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沼泽湿地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| 第24-38页 |
·湿地生态需水关键问题辨析 | 第24-28页 |
·湿地生态需水概念辨析 | 第24-26页 |
·湿地生态需水等级问题辨析 | 第26-28页 |
·基于水循环研究湿地生态需水的理论基础 | 第28-32页 |
·湿地生态水文关系 | 第28-30页 |
·洪水脉冲对湿地的作用 | 第30页 |
·湿地生态需水决策过程 | 第30-32页 |
·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沼泽湿地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| 第32-37页 |
·构建湿地生态水文关系模型 | 第33-34页 |
·选取沼泽湿地水文指标 | 第34-35页 |
·选取来水频率 | 第35页 |
·生态需水计算步骤 | 第35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3 扎龙湿地水循环特性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| 第38-53页 |
·扎龙湿地概况 | 第38-40页 |
·自然水循环要素特性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降水年际年内特性 | 第40-41页 |
·蒸发年际年内特性 | 第41-43页 |
·出入境水量变化特性 | 第43-45页 |
·人类用水对扎龙湿地自然来水量影响程度分析 | 第45-50页 |
·年际影响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年内影响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人类对湿地开发利用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人造工程对湿地的影响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4 扎龙湿地水循环模拟模型 | 第53-69页 |
·水循环模型构建思路 | 第53页 |
·水循环模型结构 | 第53-57页 |
·湿地单元划分 | 第53-54页 |
·湿地单元之间的水流交换 | 第54-55页 |
·湿地单元模型 | 第55-57页 |
·水循环模型参数标定与检验 | 第57-62页 |
·模型参数标定 | 第57-58页 |
·出流量检验 | 第58-60页 |
·湿地水面面积检验 | 第60-62页 |
·水循环模型在模拟扎龙湿地自然水文特性中的应用 | 第62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5 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扎龙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| 第69-88页 |
·基本计算条件设定 | 第69页 |
·根据水面面积指标确定生态需水量 | 第69-71页 |
·根据出流量指标确定生态需水量 | 第71-77页 |
·根据综合水循环指标确定生态需水量 | 第77-79页 |
·统计特征值 | 第77-78页 |
·典型生态需水量 | 第78-79页 |
·面向具体年份的湿地生态需水过程 | 第79-82页 |
·确定具体年份年生态需水量 | 第80-81页 |
·确定年内生态需水过程 | 第81-82页 |
·不同研究方法及成果比较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8页 |
6 扎龙湿地生态补水量计算及补水策略分析 | 第88-111页 |
·扎龙湿地生态补水量确定 | 第88-98页 |
·扎龙湿地来水量预测 | 第88页 |
·扎龙湿地生态补水量确定 | 第88-98页 |
·与历史实际补水对比分析 | 第98-105页 |
·生成5种分析方案 | 第98-100页 |
·各种方法计算的湿地补水量对比分析 | 第100-105页 |
·扎龙湿地生态补水策略讨论 | 第105-110页 |
·年内生态补水时机的选择 | 第105-107页 |
·生态补水的跨年度效应 | 第107-109页 |
·扎龙湿地生态补水策略 | 第109-11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结论 | 第111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2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22-123页 |
致谢 | 第123-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