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非合作目标视觉测量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-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第8-17页
     ·在轨服务的概念第8-9页
     ·在轨服务的发展历程第9-12页
     ·在轨服务的关键技术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立体视觉的研究概况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立体视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立体视觉的发展趋势第15-17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二章 摄像机标定第19-35页
   ·针孔模型及其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第19-23页
     ·针孔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第20-23页
   ·线性摄像机标定第23-25页
   ·非线性摄像机标定第25-30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摄像机的表述第25-27页
     ·Zhang 平板标定方法第27-30页
   ·立体视觉摄像机的标定第30-31页
   ·双目摄像机标定实验及结果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标定实验组成及坐标系定义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标定过程及结果第32-3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 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与跟踪第35-53页
   ·图像平滑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图像平滑原理与分类第35页
     ·线性平滑滤波器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中值滤波第36-37页
   ·边缘检测第37-42页
     ·常见的微分算子第37-39页
     ·Canny 边缘算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边缘细化第41-42页
   ·点特征提取与跟踪第42-44页
     ·角点检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点特征跟踪第43-44页
   ·线特征提取与跟踪第44-47页
     ·Hough 变换检测直线的基本原理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基于Hough 变换的线特征提取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基于Hough 变换的线特征跟踪第47页
   ·仿真实验及结果第47-52页
     ·图像平滑实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·边缘检测实验第48-50页
     ·角点检测实验第50页
     ·基于Hough 变换的线特征提取与跟踪实验第50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 立体匹配第53-63页
   ·立体匹配概述第53-56页
     ·选择匹配基元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匹配准则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算法结构第55-56页
   ·基于局部特征的快速区域匹配算法第56-61页
     ·极线约束第57-60页
     ·灰度相关测度函数第60页
     ·局部匹配算法的加速技术第60-61页
   ·仿真实验及结果第61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五章 三维重建与位姿解算第63-73页
   ·由二维图像获取三维坐标的原理第63-64页
   ·基于广义逆的空间点重建第64-65页
   ·位姿解算第65-71页
     ·坐标系变换第65-68页
     ·基于空间向量的位姿求解方法及姿态矩阵优化方法第68-71页
     ·欧拉姿态角的数学模型第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六章 基于DSP 的非合作目标相对位姿测量系统第73-83页
   ·测量系统组成及测量流程第73-78页
     ·测量系统组成第73-76页
     ·测量流程第76-78页
   ·非合作目标相对位姿测量实验第78-82页
     ·实验系统第78-79页
     ·特征点选取及坐标系定义第79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9-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七章 总结与展望第83-85页
   ·本文总结第83-84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84-85页
致谢第85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1页
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91-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电子标签的多级文档安全模型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基于物联网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