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课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·DDoS 攻击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工作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组织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DDoS 攻击研究 | 第13-43页 |
·相关技术基础 | 第13-19页 |
·TCP 传输控制协议 | 第13-16页 |
·IP 协议 | 第16-17页 |
·UDP 协议 | 第17页 |
·ICMP 协议及其广播机制 | 第17-19页 |
·DoS 攻击 | 第19-26页 |
·DDoS 攻击 | 第26-33页 |
·DDoS 攻击的原理 | 第26-28页 |
·常见的DDoS 攻击工具 | 第28-31页 |
·DDoS 攻击的防御措施 | 第31-33页 |
·DDoS 攻击的防护机制 | 第33-35页 |
·目前 DDoS 攻击防范策略 | 第35-36页 |
·DDoS 攻击防御研究 | 第36-42页 |
·DDoS 防御 | 第36页 |
·基于路由器的 DDoS 防御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DDoS 攻击源追踪 | 第38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熵检测算法的改进 | 第43-55页 |
·基于网络包属性值的熵累加检测算法 | 第43-48页 |
·IP 地址伪造技术 | 第44-45页 |
·TTL 值和跳数 | 第45-46页 |
·基于 TTL 和 Source IP 值的熵检测算法 | 第46-48页 |
·熵检测算法的改进算法 | 第48-51页 |
·Cumulative Entropy Detection(CED)算法 | 第48-50页 |
·Time-Based Entropy Detection(TBED)算法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1-55页 |
·熵计算数据 | 第51-52页 |
·Cumulative Entropy Detection 检测结果 | 第52-53页 |
·Time-Based Entropy Detection 检测结果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DDoS 防御系统设计和实现 | 第55-72页 |
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55页 |
·Linux 防火墙概述 | 第55-60页 |
·Linux 防火墙 | 第55-57页 |
·netfilter 框架 | 第57-59页 |
·连接跟踪机制 | 第59-60页 |
·基于Source IP 熵值检测的系统设计 | 第60-70页 |
·监控统计模块 | 第62-66页 |
·过滤模块 | 第66-67页 |
·连接跟踪模块 | 第67-70页 |
·系统测试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·论文主要工作概述 | 第72页 |
·未来工作展望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