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中国农户时间配置模型初探--农户主体均衡模型的改进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1 引言第10-16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农户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迁移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5-16页
2 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评述第16-28页
   ·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第16-22页
   ·对于农户模型的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·相关文献评述第25-28页
3 农户主体均衡模型第28-45页
   ·农户主体均衡思想第28-29页
   ·农户效用函数第29-30页
   ·农户主体均衡一般模型第30-39页
     ·模型一: 农户面临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时的主体均衡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模型二: 农户面临完全竞争的小时工资劳动力市场时的主体均衡第32-35页
     ·模型三: 农户面临完全竞争的全职就业劳动力市场时的主体均衡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模型四: 不存在劳动力市场,且消费部分自己产出时的农户主体均衡第37-39页
   ·农户主体均衡模型在中国的修正第39-45页
     ·中国农户基本特征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中国农户模型的构建第40-43页
     ·农户模型估算中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第43-45页
4 农户模型的相关应用第45-54页
   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第45-46页
   ·城市非农业劳动工资水平的变化对劳动力重新配置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·‘新农村’建设的劳动力配置问题第47-50页
   ·计划生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配置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·农户模型的应用扩展第53-54页
5 结论、建议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4-57页
   ·结论与建议第54-55页
   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作者简历第60-62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景观整体性研究
下一篇: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合肥膨胀土地区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