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化学论文--环境分析化学论文

基于钯修饰电极的多氯联苯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前言第10-30页
   ·概述第10-11页
   ·PCBS 的性质及生产使用历史第11-12页
   ·PCBS 污染的危害性及我国的污染状况第12-15页
     ·PCBs 对动物生存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  ·PCBs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我国PCBs 的污染状况第14-15页
   ·PCBS 的污染控制技术第15-24页
     ·长期控制保存和填埋第16页
     ·氧化销毁技术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化学脱氯技术第18-22页
     ·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生物法第24页
   ·电催化技术进行氯代芳烃污染控制的研究第24-27页
     ·电催化技术进行PCBs 脱氯的研究背景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电催化还原脱氯的原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氯代芳烃电催化还原脱氯的研究进展第26-27页
   ·电催化技术用于PCBS 去除的难点第27-28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28-3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9-30页
第2章 PCBS 电催化脱氯电极制备研究第30-55页
   ·本章引论第3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0-35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5-53页
     ·利用电沉积工艺制备电极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利用不同基材制备电极第38-42页
     ·电极稳定性及Pd 负载量研究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利用无电沉积工艺制备Pd/泡沫镍电极第45-47页
     ·电极的催化表征分析第47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3章 PCBS 电催化脱氯系统条件优化研究第55-71页
   ·本章引论第5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5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5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55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5-70页
     ·溶液pH 值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支持电解质浓度的影响第56-59页
     ·PCBs 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9-61页
     ·电流密度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溶液流速的影响第63-66页
     ·恒电流/恒电位电场施加方式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氮气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本文进行PCBs 电催化脱氯的综合评价第68-7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4章 溶剂体系对PCBS 电催化脱氯的影响研究第71-88页
   ·本章引论第71-73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3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7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73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73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3-86页
     ·不同助溶剂对电催化脱氯效果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电催化脱氯效果的比较第74-76页
     ·不同增溶剂溶解性能的比较第76-79页
     ·不同增溶剂作用下电催化脱氯效果的比较第79-8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6-88页
第5章 PD/泡沫镍电极上PCBS 电催化脱氯机理研究第88-104页
   ·本章引论第88-8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89-9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8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89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89-9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1-103页
     ·Pd/泡沫镍电极电催化脱氯界面反应机理第91-97页
     ·PCBs 电催化脱氯降解机理第97-10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3-104页
第6章 结论和建议第104-107页
   ·结论第104-105页
   ·建议第105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6页
致谢第116-117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7-118页

论文共1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Ⅰ型咪唑啉受体候选蛋白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初步研究
下一篇:我国欠发达地区民间融资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