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背景和依据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关于信用评级以及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内涵 | 第11-12页 |
·关于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国际经验 | 第12-13页 |
·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探讨与实践 | 第13页 |
·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| 第13-15页 |
2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原理与基本内容 | 第15-26页 |
·银行信用评级概述 | 第15-19页 |
·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内涵 | 第15页 |
·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分类 | 第17页 |
·市场价值 | 第17-18页 |
·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·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原理 | 第19-21页 |
·资料来源 | 第19-20页 |
·评级模型分析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评级程序 | 第21页 |
·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基本内容(指标体系) | 第21-26页 |
·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的构成 | 第21-22页 |
·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| 第22-26页 |
3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国际发展经验 | 第26-42页 |
·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发展历程 | 第26-27页 |
·国际上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 | 第27-31页 |
·国外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金融监管的情况 | 第27-29页 |
·美国银行的信用评级制度 | 第29-30页 |
·中国香港采用的CAMEL评级体系 | 第30-31页 |
·新加坡的银行业风险评价系统 | 第31页 |
·国际主要评级机构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| 第31-39页 |
·标准普尔公司的银行评级 | 第31-34页 |
·穆迪公司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| 第34-37页 |
·惠誉国际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| 第37-39页 |
·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| 第39-42页 |
·市场力量自发形成,金融监管推动其发展 | 第39-40页 |
·银行信用评级中的定性分析重于定量分析 | 第40页 |
·加强信息披露,银行监管面临巨大的挑战 | 第40-41页 |
·国内评级机构的素质有待提高 | 第41-42页 |
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实践 | 第42-57页 |
·我国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 | 第42-47页 |
·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 | 第42-45页 |
·我国银行信用评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5-47页 |
·案例一——国内外信用等级良好的商业银行之比较 | 第47-54页 |
·花旗银行——A级信用银行的典范 | 第47-50页 |
·CMB银行——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典范 | 第50-54页 |
·案例二——国内外评级机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之比较 | 第54-57页 |
·国内评级机构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| 第54-55页 |
·国内外评级机构对国内银行的评级 | 第55-57页 |
5 发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相关建议 | 第57-65页 |
·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设想 | 第57-60页 |
·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相关建议 | 第60-65页 |
·培育市场需求,增强银行的信用评级意识,提高银行信用等级 | 第61页 |
·积极发展独立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,不断提高银行评级的公信力 | 第61-62页 |
·明确监管机构,建立行业协会,促进银行信用评级的规范运行 | 第62-63页 |
·充分利用评级结果,逐步将银行评级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 | 第63-64页 |
·营造评级环境,建立和完善银行信用评级相关的法律法规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详细摘要 | 第70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