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有机污染物及典型药物分子的构效关系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定量构效相关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 | 第12-16页 |
·目前主要的结构参数化方法及特征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发展前景 | 第17-20页 |
·小结 | 第20-22页 |
2 原理与方法 | 第22-30页 |
·分子结构描述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| 第22-23页 |
·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| 第23-24页 |
·广义相关指数 | 第24-25页 |
·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| 第25-26页 |
·建模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多元线性回归 | 第26-27页 |
·偏最小二乘回归 | 第27-28页 |
·模型检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3 研究内容 | 第30-56页 |
·氯苯与氯酚类化合物毒性的预测 | 第30-33页 |
·数据集的选择与划分 | 第30-31页 |
·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结论 | 第33页 |
·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研究 | 第33-35页 |
·数据集的选择与划分 | 第34页 |
·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结论 | 第35页 |
·取代芳烃的构效关系研究 | 第35-38页 |
·数据集的选择与划分 | 第35页 |
·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结论 | 第38页 |
·烃基酚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相关研究 | 第38-41页 |
·数据集的选择与划分 | 第38-39页 |
·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结论 | 第41页 |
·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3D-QSAR 研究 | 第41-48页 |
·数据集的选择与划分 | 第42-43页 |
·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| 第43-48页 |
·结论 | 第48页 |
·苯并恶嗪酮衍生物类药物的QSAR 研究 | 第48-56页 |
·数据集的选择与划分 | 第49页 |
·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结论 | 第55-56页 |
4 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