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5页 |
| 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主要认识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| 第15-24页 |
| ·区域地层 | 第15-17页 |
| ·区域构造 | 第17-18页 |
| ·褶皱构造 | 第17页 |
| ·断裂构造 | 第17-18页 |
| ·区域岩浆活动 | 第18-20页 |
| ·阜平期岩浆活动 | 第19页 |
| ·熊耳期岩浆活动 | 第19页 |
| ·燕山期岩浆活动 | 第19-20页 |
| ·区域金矿成矿特征 | 第20-24页 |
| ·区域金矿床基本类型 | 第20页 |
| ·区域金矿分布特征 | 第20-21页 |
| ·区域金矿主要控矿因素 | 第21-22页 |
| ·区域金矿成矿流体基本特征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4-41页 |
| ·矿区地质 | 第24-30页 |
| ·地层 | 第24-25页 |
| ·构造 | 第25-30页 |
| ·岩浆岩 | 第30页 |
| ·含金构造蚀变带特征 | 第30-32页 |
| ·F985含金构造蚀变带特征 | 第30-31页 |
| ·其它含金构造蚀变带特征 | 第31-32页 |
| ·矿体特征 | 第32-35页 |
| ·矿石质量 | 第35-37页 |
| ·矿石物质组成 | 第35页 |
| ·矿石结构构造 | 第35页 |
| ·矿石类型 | 第35-37页 |
| ·成矿阶段划分 | 第37-38页 |
| ·围岩蚀变 | 第38-41页 |
| ·围岩蚀变类型 | 第38-39页 |
| ·蚀变分带特征 | 第39-41页 |
| 第四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| 第41-45页 |
| ·岩矿石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| 第41-43页 |
| ·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| 第45-53页 |
| ·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和特征 | 第45-49页 |
| ·基本类型 | 第45-47页 |
| ·流体包裹体测温 | 第47-48页 |
| ·成矿压力估算 | 第48-49页 |
| ·成矿流体的气相特征 | 第49页 |
| ·成矿流体的液相组成及物化特征 | 第49-53页 |
| ·液相成分 | 第49-51页 |
| ·盐度及pH值 | 第51-53页 |
|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| 第53-62页 |
| ·铅同位素特征 | 第53-56页 |
| ·硫同位素特征 | 第56-59页 |
| ·氢氧同位素特征 | 第59-61页 |
| ·碳同位素特征 | 第61-62页 |
| 第七章 矿床成因 | 第62-72页 |
| ·成矿物质来源 | 第62-63页 |
| ·成矿流体来源 | 第63-65页 |
| ·成矿流体中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 | 第65-68页 |
| ·成矿时代 | 第68-69页 |
| ·成矿机制 | 第69-72页 |
| 第八章 结论 | 第72-75页 |
| ·取得的认识 | 第72-74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 | 第74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| 发表论文统计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