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与程序

内容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序言第12-16页
 一、选题缘起第12-14页
 二、理论工具第14-15页
 三、概念界定第15-16页
第一章 刑事诉讼的国家权力面相第16-44页
 第一节 前国家时代的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第17-27页
  一、原始社会中的纠纷第17-18页
  二、原始社会中的自力救济及其特质第18-20页
  三、原始社会中的“公力”救济及其特质第20-27页
   (一) 非理性的神秘力量是共同体解纷机制的权威基础第21-23页
   (二) 权威行使的弥散化和固定解纷机构的缺乏第23-24页
   (三) 程序仅依其仪式化特性表达权威第24-27页
 第二节 国家权力介入纠纷解决与刑事诉讼机制的形成第27-44页
  一、原始社会末期的纠纷演化趋势与原始解纷方式之间的紧张第27-29页
  二、国家形态下社会纠纷的性质嬗变第29-31页
  三、刑事诉讼机制是针对犯罪行为进行自力救济的否定第31-33页
  四、刑事诉讼机制是对原始“公力”救济解纷方式的扬弃与承继第33-44页
   (一) 经由强制性的法规范国家权力成为刑事诉讼机制的实质权威第34-37页
   (二) 经由专门的国家机构国家权力获得在刑事诉讼中的系统实现第37-42页
   (三) 经由程序的功能多元国家权力在诉讼中获得更为多样的表达第42-44页
第二章 刑事诉讼作为国家权力运作的程序场域第44-57页
 第一节 “场域”和“程序场域”第44-46页
  一、“场域”第44-45页
  二、“程序场域”第45-46页
 第二节 “程序场域”概念建构的工具意义第46-57页
  一、“程序场域”构成了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存在的外部场景第46-50页
  二、“程序场域”揭示了刑事诉讼内部国家权力的存在状态第50-53页
  三、“程序场域”设定了刑事诉讼内的国家权力与国家的位置关系第53-57页
第三章 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的国家权力正当化第57-106页
 第一节 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正当化的理据第57-70页
  一、国家权力正当化的压力第57-64页
   (一) 国家权力必须是一种规范性的存在第59-61页
   (二) 国家权力的暴力基础不能频繁动用第61-63页
   (三) 权力对象理性意识的萌发和反思第63-64页
  二、刑事诉讼与国家权力的正当化第64-70页
   (一) “刑事诉讼”存在价值的追问第65-67页
   (二) “刑事诉讼”存在价值的解答第67-70页
 第二节 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正当化的要求第70-85页
  一、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正当化要求的语境论第70-77页
   (一) 坚持语境分析的必要性第70-74页
   (二) 语境论的基本分析方法第74-77页
  二、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正当化要求与刑事诉讼目的第77-85页
   (一) 关于实体真实的发现第79-82页
   (二) 关于国家权力的规制第82-85页
 第三节 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正当化的依凭第85-106页
  一、程序作为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正当化的依凭第85-102页
   (一) 程序与权力权威的神圣化彰表第86-89页
   (二) 程序与权力运行秩序的形成第89-92页
   (三) 程序与案件实体真实的发现第92-102页
  二、程序在实现国家权力正当化过程中的作用与程序的价值第102-106页
   (一) 萨默斯的程序价值论第102-103页
   (二) 程序实现国家刑罚权正当化功能的价值分析第103-106页
第四章 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正当化的法治语境第106-144页
 第一节 “法治”的一般解读与其在刑事诉讼中的个殊化第106-119页
  一、现代法治语境的核心价值第106-111页
   (一) 法律至上第108-109页
   (二) 权力控制第109-110页
   (三) 权利保障第110-111页
  二、刑事程序法治第111-119页
   (一) 刑事程序法治与“刑事实体法治”第112-116页
   (二) 刑事程序法治与“程序法定原则”第116-119页
 第二节 刑事程序法治语境下国家权力正当化要求的新维度第119-129页
  一、权利保障维度的确立第119-122页
  二、权利保障维度的影响第122-127页
   (一) 对规制国家权力的影响第122-124页
   (二) 对发现实体真实的影响第124-127页
  三、权利保障维度的实现第127-129页
 第三节 刑事程序法治语境下国家权力正当化的实现第129-144页
  一、法治语境下程序对权力正当化的特殊意义第129-132页
   (一) 法治为程序的技术性运作提供了道德支持第129-130页
   (二) 法治社会的价值多元需要技术性的程序支撑第130-131页
   (三) 抽象的现代社会提供了程序功能施展的空间第131-132页
  二、引导国家权力正当化的程序场域结构第132-144页
   (一) 程序主体第133-137页
   (二) 程序空间第137-139页
   (三) 程序时间第139-141页
   (四) 程序信息第141-142页
   (五) 程序交涉第142-144页
第五章 我国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与程序关系的基本走向第144-164页
 第一节 历史:“政策实施型”诉讼第144-148页
  一、“政策实施型”诉讼的解读第144-147页
  二、“政策实施型”诉讼与刑罚权的正当化第147-148页
 第二节 现实:“建构中”的“法治型”诉讼第148-153页
  一、“法治型”诉讼与我国当下语境的抵牾第148-152页
  二、“法治型”诉讼在我国当下构建的思路第152-153页
 第三节 未来:“法治”的实现及其与我国语境的契合第153-164页
  一、“法治”在我国实现的可能性第153-159页
  二、“法治”与我国语境的程序结合第159-164页
结语第164-165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165-179页
致谢第179页

论文共1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河南省安阳市地震小区划活动断层勘查研究
下一篇:青海省那陵郭勒河东铁矿成矿特征及资源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