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柴胡汤方证研究及临床应用规律探讨
摘要 | 第1-10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综述一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概况 | 第10-14页 |
综述二 小柴胡汤实验研究概况 | 第14-16页 |
前言 | 第16页 |
第一部分 小柴胡汤证的研究 | 第16-21页 |
1. 小柴胡汤的源流 | 第16-17页 |
2. 小柴胡汤的主证分析 | 第17-20页 |
·少阳病本证 | 第17-18页 |
·少阳阳明合病,病偏少阳证 | 第18页 |
·三阳合病,病偏少阳证 | 第18-19页 |
·肝脾(胃)不和证 | 第19页 |
·肝热犯胃证 | 第19-20页 |
·湿热黄疸证 | 第20页 |
·热入血室证 | 第20页 |
3. 小柴胡汤证的现代认识 | 第20-21页 |
第二部分 小柴胡汤方的研究 | 第21-28页 |
1. 小柴胡汤的组成及功效 | 第21-22页 |
2. 历代医家对小柴胡汤功效的阐释 | 第22-26页 |
·主治少阳半表半里之说 | 第23-24页 |
·主治少阳胆经病证说 | 第24-25页 |
·广泛调治诸气之说 | 第25-26页 |
3. 小柴胡汤禁忌 | 第26-27页 |
4. 小柴胡汤的类方 | 第27-28页 |
·大柴胡汤 | 第27页 |
·柴胡桂枝汤 | 第27页 |
·柴胡桂枝干姜汤 | 第27页 |
·柴胡加芒硝汤 | 第27页 |
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| 第27-28页 |
·四逆散 | 第28页 |
第三部分 小柴胡汤的应用案例及体会 | 第28-31页 |
1.小儿厌食症病案 | 第28页 |
2.胸闷胁痛病案 | 第28-29页 |
3.腹泻病案 | 第29页 |
4.眩晕病案 | 第29页 |
5.痛经病案 | 第29-30页 |
6.便秘病案 | 第30页 |
7.胃痛病案 | 第30-31页 |
结语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致谢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