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国银行监管国际合作之法律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序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国际合作的动因和目的 | 第11-15页 |
(一) 合作动因 | 第11-12页 |
(二) 合作目的 | 第12-14页 |
(三) 小结 | 第14-15页 |
二、国际合作者 | 第15-23页 |
(一) 国家 | 第16-17页 |
(二) 区域性银行监管合作组织 | 第17-18页 |
(三) 全球性银行监管合作组织 | 第18-20页 |
(四) 对合作主体的补充 | 第20-23页 |
(五) 小结 | 第23页 |
三、国际合作方式 | 第23-29页 |
(一) 第三国对国际性监管文件的吸收 | 第23-24页 |
(二) 双边合作 | 第24-25页 |
(三) 多边合作 | 第25-27页 |
(四) 国际合作方式的调整 | 第27-28页 |
(五) 小结 | 第28-29页 |
四、国际合作权利义务 | 第29-33页 |
(一) 权利义务划分现状 | 第29-30页 |
(二) 巴塞尔划分方式的缺陷 | 第30-32页 |
(三) 权利义务重构 | 第32-33页 |
(四) 小结 | 第33页 |
五、国际合作走向 | 第33-36页 |
(一) 共享信息的类型 | 第34-35页 |
(二) 信息交流的发展方向 | 第35-36页 |
六、中国参与国际合作 | 第36-41页 |
(一) 中国的跨国银行监管制度 | 第37-38页 |
(二) 对中国参与监管国际合作的建议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50页 |
后记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