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问题银行重组 | 第13-21页 |
第一节 问题银行重组 | 第13-17页 |
一、问题银行的界定及其出现的原因分析 | 第13-16页 |
二、重组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问题银行重组与破产的价值分析 | 第17-19页 |
一、破产及其价值分析 | 第17-18页 |
二、破产还是重组?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问题银行重组中的逆向选择 | 第19-21页 |
一、逆向选择及问题银行重组产生逆向选择的原因 | 第19-20页 |
二、问题银行重组中的逆向选择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问题银行重组实践评析 | 第21-28页 |
第一节 我国问题银行重组实践 | 第21-24页 |
一、海南发展银行并购案 | 第21页 |
二、广东发展银行收购中银信托投资公司案 | 第21-22页 |
三、新桥投资参股深圳发展银行案 | 第22页 |
四、广东发展银行重组方案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我国问题银行重组中的问题 | 第24-28页 |
一、问题银行重组的外部环境不健全 | 第24-25页 |
二、问题银行重组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不完善 | 第25-27页 |
三、缺乏对并购问题银行的反垄断审查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国外问题银行重组立法比较 | 第28-39页 |
第一节 外国问题银行重组立法比较 | 第28-36页 |
一、美国问题银行重组制度和对并购问题银行的反垄断审查 | 第28-31页 |
二、英国问题银行重组制度和对并购问题银行的反垄断审查 | 第31-32页 |
三、日本问题银行重组制度和对并购问题银行的反垄断审查 | 第32-34页 |
四、其他—西班牙和智利的相关规定 | 第34-35页 |
五、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欧盟问题银行重组规定—《信用机构重组与清算指令》 | 第36-39页 |
一、重组机关 | 第36页 |
二、问题银行重组的具体措施 | 第36-38页 |
三、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问题银行重组的相关制度规定 | 第39-50页 |
第一节 问题银行重组外部环境的完善 | 第39-42页 |
一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| 第39-40页 |
二、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| 第40-41页 |
三、适度的市场约束,规范政府的行为,建立适度的金融系统的系统性保护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问题银行重组制度的完善 | 第42-46页 |
一、把握适当的时机,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| 第42页 |
二、由专门的机构对问题银行重组进行管理 | 第42-43页 |
三、重组措施 | 第43-46页 |
第三节 问题银行重组中的反垄断法问题 | 第46-50页 |
一、银行业垄断的界定和判别 | 第46-48页 |
二、限制问题银行重组中的垄断行为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