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信息熵—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SUMMARY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研究概况 | 第8-14页 |
·涵义 | 第8-9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·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土地利用状况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16页 |
·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 | 第16-19页 |
·土地利用现状的类型和构成 | 第16-17页 |
·土地资源适宜性和潜力评析 | 第17页 |
·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·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确定 | 第19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 | 第19-20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法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4页 |
·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时间变化及其影响类型 | 第22-24页 |
·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空间分异 | 第24-26页 |
·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 | 第26-34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评判指标体系 | 第26页 |
·评判指标权系数 | 第26-29页 |
·评判隶属函数 | 第29-31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模糊综合评判 | 第31-34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1-42页 |
导师简介 | 第42-43页 |
附表 | 第43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