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变压器、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--变流器论文--逆变器论文

多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插图索引第12-14页
附表索引第14-15页
第1章 绪论第15-35页
   ·引言第15-17页
   ·多电平逆变器主回路的拓扑结构第17-23页
     ·基本电压源逆变电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电容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第21-23页
   ·多电平逆变器的PWM 控制方法第23-29页
     ·多电平逆变器对PWM 控制方法的要求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基于载波调制的PWM 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PWM 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·空间矢量调制算法的研究现状第29-34页
     ·两相电压空间的控制研究第29-32页
     ·零序电压的控制研究第32-34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工作第34-35页
第2章 快速SVPWM 调制算法第35-51页
   ·电压矢量在α′β′两相平面的分布第35-44页
     ·α′β′坐标系平面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参考电压矢量在α′β′平面的分布第37-39页
     ·逆变器输出在两相平面中的分布第39-44页
   ·参考电压矢量的合成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参考电压矢量所在扇区的确定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计算第46-47页
   ·基于α′β′两相平面的调制算法及其收敛问题第47-50页
     ·逼近算法第47页
     ·参考电压的同步采样第47-48页
     ·调制算法的收敛性第48-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3章 开关频率优化的SVPWM 控制方法第51-73页
   ·基本矢量的切换过程第51-57页
     ·基本切换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切换路径及其封闭性第53-57页
   ·扇区序列S 的特征网络第57-62页
     ·扇区序列S 的第1 种形状(ρ_(out) (i )<|V_r|< ρ_(in) ( i + 1) )第57-60页
     ·扇区序列S 的第2 种形状(ρ_(in)( i)<|V_r|< ρ_(out) (i ) )第60-62页
   ·优化开关频率的SVPWM 调制算法第62-70页
     ·特征网络的切换顺序及切换次数估计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扇区S ( k ) 所在特征四边形的确定第65-68页
     ·获得扇区的顶点序列V 的算法第68-70页
   ·仿真研究及结果第70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4章 抑制输出零序电压的SVPWM 控制方法第73-87页
   ·零序电压对逆变器的负面影响第73-75页
     ·共模电压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共模电压的负面影响第74页
     ·消除共模电压的策略第74-75页
   ·基本矢量最小实现的分布第75-81页
     ·具有给定的零序分量的实现第75-76页
     ·电平数不受限情况第76-77页
     ·电平数受限情况第77-79页
     ·零序电压约束与调制系数的关系第79-81页
   ·零序电压优化的SVPWM 控制方法第81-83页
     ·最小实现的计算方法第81-82页
     ·扇区各顶点的零序电压第82-83页
     ·零序电压优化的扇区顶点V 的算法第83页
   ·仿真研究与结果第83-86页
     ·仿真模型第83-84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84-8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6-87页
第5章 零序电压优化SVPWM 算法的模拟实验第87-96页
   ·实验平台的硬件结构第87-90页
     ·逆变器主回路第88页
     ·控制回路第88-90页
   ·零序电压优化SVPWM 算法的软件实现第90-93页
     ·基于ARM 的嵌入式控制程序第90-92页
     ·CPLD 中控制逻辑的实现第92-93页
   ·模拟实验结果第93-9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结论第96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05页
致谢第105-106页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科尔维尔绘画中的秩序追求
下一篇:富含血小板血浆协同BMP-4促成骨分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