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20页 |
绪论 | 第20-25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20-21页 |
二、研究思路 | 第21-23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23页 |
四、创新和不足之处 | 第23-25页 |
第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构成要素 | 第25-57页 |
第一节 增长理论研究的对象和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| 第25-32页 |
第二节 资本和劳动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技术 | 第34-38页 |
第四节 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理论 | 第38-50页 |
第五节 增长的收敛性 | 第50-53页 |
第六节 稳态和均衡 | 第53-54页 |
第七节 研究方法 | 第54-55页 |
第八节 结语 | 第55-57页 |
第二章 前古典经济增长思想和古典经济增长理论——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初步建立 | 第57-83页 |
第一节 前古典时期的经济增长思想——经济增长理论积蓄力量的时期 | 第57-63页 |
第二节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——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初步形成 | 第63-81页 |
第三节 简评 | 第81-83页 |
第三章 哈罗德-多马模型——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 | 第83-97页 |
引言 | 第83页 |
第一节 背景介绍 | 第83-85页 |
第二节 哈罗德-多马模型 | 第85-94页 |
第三节 简评 | 第94-97页 |
第四章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——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二次革命 | 第97-112页 |
第一节 索洛模型 | 第97-103页 |
第二节 Ramsey model | 第103-110页 |
第三节 简评 | 第110-112页 |
第五章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——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三次革命 | 第112-146页 |
第一节 理论产生的背景 | 第112-113页 |
第二节 何谓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13-117页 |
第三节 AK模型 | 第117-120页 |
第四节 经典模型简介 | 第120-143页 |
第五节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 | 第143-146页 |
第六章 制度及其它因素——古典研究方法的回归 | 第146-165页 |
第一节 何谓制度 | 第147-152页 |
第二节 制度和经济增长 | 第152-162页 |
第三节 简评和新的框架 | 第162-165页 |
第七章 工业革命、经济危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| 第165-176页 |
第一节 三次工业革命简介 | 第165-167页 |
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| 第167-169页 |
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| 第169-172页 |
第四节 简评 | 第172-176页 |
第八章 实证研究与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76-187页 |
第一节 数据的整理和经济增长轮廓的展示 | 第176-179页 |
第二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实证研究 | 第179-185页 |
第三节 简评 | 第185-187页 |
第九章 新的尝试和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| 第187-194页 |
第一节 基本模型 | 第187-189页 |
第二节 基本模型的变形和其它经济增长理论的联系 | 第189-192页 |
第三节 基本模型的完善和应用 | 第192-194页 |
结束语 | 第194-1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7-213页 |
致谢 | 第213-21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| 第215-216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2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