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6页 |
一 论文选题的缘起、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| 第9-13页 |
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、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6页 |
第一章 莲塘白花村客家人祭祀活动形态 | 第16-23页 |
第一节 白花村地理人文空间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基于血缘与地缘的祭祀仪式 | 第17-21页 |
第三节 祭祀仪式与饮食习俗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食物祭品献祭体系的象征意蕴 | 第23-37页 |
第一节 食物祭品的馈赠象征结构 | 第24-30页 |
第二节 阈限:食物献祭的仪式展演 | 第30-33页 |
第三节 食物祭品的象征分类层次 | 第33-37页 |
第三章 客家人“福餐”的饮食行为实践 | 第37-49页 |
第一节 家族“福餐”的伦理性文化塑模 | 第37-41页 |
第二节 庙会“福餐”的集体性行为叙事 | 第41-46页 |
第三节 祈.禳:客家人“福”观念的阐发 | 第46-49页 |
第四章 客家人祭祀饮食习俗的社会文化功能及现代走向 | 第49-57页 |
第一节 作用于个体、家族和社群的功能分层 | 第49-53页 |
第二节 转型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| 第53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9页 |
注释 | 第59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附录 | 第64-7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1-72页 |
后记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