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蒿种质资源评价及目标性状分析的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前言 | 第12-20页 |
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1-24页 |
·田间试验设计 | 第21页 |
·样品采集方法 | 第21页 |
·生物学特性观测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青篙素含量测定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48页 |
·黄花篙生物学特性 | 第24-32页 |
·物候期分析 | 第24页 |
·形态学分析 | 第24-29页 |
·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不同黄花篙种质资源青篙素含量及产量评价 | 第32-37页 |
·不同种质的青篙素含量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种质的黄花篙产量 | 第33-35页 |
·不同种质不同时期青篙素含量动态变化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种质单株青篙素含量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同一黄花篙种质资源青篙素含量及产量 | 第37-43页 |
·不同栽培地青篙素含量与产量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年份青篙素含量与产量 | 第38-40页 |
·栽培种与野生种青篙素含量与产量比较 | 第40页 |
·不同播种期青篙素含量与产量的比较 | 第40-41页 |
·不同茎秆颜色青篙素含量的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不同部位青篙素含量比较 | 第42页 |
·不同干燥方法对青篙素含量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主要性状统计分析 | 第43-48页 |
·青篙素含量与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3页 |
·青篙素含量与主要性状之间的通径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黄花篙产量与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6页 |
·黄花篙产量与主要性状之间的通径分析 | 第46-48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48-52页 |
·黄花篙生物学特 | 第48页 |
·关于黄花篙种质资源评价问题 | 第48-50页 |
·黄花篙新品种选育目标性状的分析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| 第52-54页 |
·结论 | 第52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| 第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科研成果情况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