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菌类(食用菌)论文

白灵菇孢子诱变杂交子代优良菌株的筛选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引言第9-16页
   ·食用真菌的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·白灵菇的概述第9-10页
   ·白灵菇的食药用价值第10页
   ·白灵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-12页
     ·诱变杂交育种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杂交育种的研究第12页
   ·白灵菇选育的必要性第12-13页
   ·同工酶技术的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·胞外酶在食用菌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第14-16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16-21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株第16页
     ·供试培养基第16-17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  ·镜检第17页
     ·拮抗反应第17页
     ·杂交亲本及杂交子代的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第17页
     ·母种阶段的筛选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栽培阶段的筛选第19-21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21-48页
   ·杂交子代镜检结果第21页
   ·拮抗反应结果第21页
   ·亲本及诱变组合子代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·母种阶段的筛选第24-36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丝生长情况第24-27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条件下菌株生长情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株胞外酶活性与菌株生长的关系第28-36页
   ·栽培种阶段的筛选第36-48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株栽培种菌丝体生长情况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株生长周期的差异情况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株产量的比较第39-42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与生物学效率的相关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株经济性状的比较第43-45页
     ·不同菌株营养成分含量的异同第45-48页
4 讨论第48-51页
   ·拮抗作用是否可以作为鉴定亲缘关系的一个标准第48页
   ·用同工酶技术预测杂种优势第48-49页
   ·食用菌菌丝胞外酶活性的研究第49页
   ·白灵菇不同性状的比较分析第49-51页
5 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-57页
作者简历第57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浅析晚清滇省铜运问题--以同治至宣统年间为中心
下一篇: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