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流正常流量的确定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河流正常流量概念的引入 | 第12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解决的问题 | 第12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预期解决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河流维持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14-35页 |
·河流维持流量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4-17页 |
·河流的定义及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河流的作用及功能 | 第15-16页 |
·河流维持流量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河流维持流量中单项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17-33页 |
·航运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渔业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水生生物栖息地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19-22页 |
·稀释自净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防止盐害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防止河床淤积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维持地下水位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保护河川管理设施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蒸发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30页 |
·维持河流景观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水上娱乐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河流维持流量的确定 | 第33-35页 |
·河流维持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河流维持流量的确定模型 | 第34页 |
·河流维持流量的模型计算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河流水利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35-51页 |
·水利流量的定义及分类 | 第35-36页 |
·水利及水利流量的定义 | 第35-36页 |
·广义与狭义两种水利流量的区别 | 第36页 |
·水利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36-46页 |
·下游农业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下游工业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下游城市生活需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41-45页 |
·下游其它特殊用途引出流量的确定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河流水利流量的确定 | 第46-48页 |
·河流水利流量的计算模型 | 第46-48页 |
·河流水利流量的模型计算 | 第48页 |
·河流正常流量的确定 | 第48-51页 |
·河流正常流量的计算模型 | 第49页 |
·河流正常流量的模型计算 | 第49页 |
·河流正常流量的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第4章 颍河登封河段正常流量的计算 | 第51-65页 |
·颍河与登封市概况 | 第51-53页 |
·颍河概况 | 第51页 |
·登封市概况 | 第51-53页 |
·颍河登封河段维持流量计算 | 第53-63页 |
·本案例计算采用的各种标准 | 第53页 |
·颍河登封河段维持流量的计算 | 第53-63页 |
·颍河登封河段水利流量计算 | 第63-64页 |
·颍河登封河段正常流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颍河登封河段正常流量计算 | 第64页 |
·颍河登封河段正常流量结果分析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65-68页 |
·本文总结 | 第65-66页 |
·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学术贡献 | 第66-67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66页 |
·主要学术贡献 | 第66-67页 |
·展望 | 第67-6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附: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经历及科研成果 | 第72-73页 |
1. 科研经历 | 第72页 |
2. 科研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[1] 附图1 | 第74页 |
[2] 附图2 | 第74页 |
[3] 附图3 | 第74-75页 |
[4] 附表1 | 第75-76页 |
[5] 附表2 | 第76-77页 |
[6] 附表3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