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创新点摘要 | 第7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4页 |
| ·甲醛的理化性质、来源及危害 | 第11-13页 |
| ·甲醛的理化性质 | 第11页 |
| ·室内甲醛来源 | 第11-12页 |
| ·甲醛危害 | 第12-13页 |
| ·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限量标准 | 第13-14页 |
| ·甲醛气体的采集与预处理 | 第14-15页 |
| ·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 | 第15-22页 |
| ·化学分析法 | 第15-18页 |
| ·仪器分析法 | 第18-21页 |
| ·甲醛简易检测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| 第22-24页 |
| 第二章 甲醛气体无动力检测技术理论研究 | 第24-34页 |
| ·无动力甲醛检测器的结构模型与工作原理 | 第24-27页 |
| ·无动力检测器的结构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·无动力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| 第25-27页 |
| ·甲醛气体无动力检测技术的数学模型与理论研究 | 第27-32页 |
| ·浓度分布方程 | 第27-29页 |
| ·初始浓度C_(A0)、变色段长度L 与时间t 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| ·有扩散控制膜时C_(A0)、L 与t 之间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| ·参数D_e、G_A、L_e 的确定 | 第31页 |
| ·方程的一般形式 | 第31-32页 |
| ·数学模型的实验证明 | 第32页 |
| ·甲醛气体无动力检测器测量的浓度值 | 第32-34页 |
| ·环境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限值 | 第32-33页 |
| ·人对空气污染物个体接触量的监测 | 第33-34页 |
| 第三章 无动力甲醛检测器的研究 | 第34-49页 |
| ·甲醛标准气体的制备及标定 | 第34-38页 |
| ·甲醛气体的制备 | 第34页 |
| ·甲醛气体的标定(AHMT 国家标准方法) | 第34-38页 |
| ·显示剂及载体的选择与研究 | 第38-47页 |
| ·AHMT 体系 | 第38-40页 |
| ·品红-亚硫酸体系 | 第40-43页 |
| ·有机胺盐-指示剂体系 | 第43-47页 |
| ·管径的选择及其它影响因素 | 第47-48页 |
| ·检测组件的直径与长度选择 | 第47页 |
| ·温度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48-49页 |
| 第四章 无动力甲醛检测器性能研究与应用评价 | 第49-62页 |
| ·检测组件的制备及其装配 | 第49-50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49页 |
| ·检测组件的制备及装配 | 第49-50页 |
| ·无动力检测器的标定 | 第50-54页 |
| ·标定方法 | 第50页 |
| ·标定结果浓度对照标尺 | 第50-54页 |
| ·无动力甲醛检测器的性能测试 | 第54-59页 |
| ·测试环境 | 第55页 |
| ·测试方法 | 第55页 |
| ·测试结果 | 第55-59页 |
| ·无动力甲醛检测器的应用评价 | 第59-60页 |
| ·无动力甲醛检测器的使用方法 | 第59页 |
| ·检测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结论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68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