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GIS的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5页 |
·景观及景观生态学 | 第7-8页 |
·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| 第7页 |
·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7-8页 |
·森林景观生态及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森林景观生态的研究内容 | 第8-9页 |
·森林景观生态的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·森林景观生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9-10页 |
·森林景观生态规划 | 第10-12页 |
·发展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划 | 第12页 |
·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上的应用 | 第12-15页 |
·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| 第13-15页 |
2 研究区路线域概况及研究路线 | 第15-20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5-17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15页 |
·气候 | 第15页 |
·植被 | 第15-16页 |
·凉水自然保护区经营历史 | 第16-17页 |
·本研究主要解决问题及研究路线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解决问题 | 第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18-20页 |
·图形校正 | 第18页 |
·景观要素分类 | 第18-20页 |
3 凉水自然保护区景观要素结构变化分析 | 第20-3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景观要素平均斑块面积 | 第20页 |
·斑块形状指数 | 第20-21页 |
·景观异质性指数 | 第21-22页 |
·景观要素优势度 | 第22页 |
·森林景观内部结构指数 | 第22-2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0页 |
·景观要素组成结构变化 | 第23-26页 |
·森林景观要素优势度变化 | 第26页 |
·森林景观多样性变化 | 第26-27页 |
·森林景观要素平均规模变化 | 第27-28页 |
·森林景观内部结构变化 | 第28-29页 |
·森林景观要素密度变化 | 第29-30页 |
4 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生态规划 | 第30-43页 |
·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| 第30-32页 |
·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区域的规划 | 第31页 |
·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的规划 | 第31-32页 |
·顶级群落景观要素类型的保护和恢复 | 第32页 |
·凉水自然保护区景观斑块优先保护指标体系 | 第32-35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指标体系的构成 | 第33页 |
·评价指标的筛选 | 第33-34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34-35页 |
·规划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3页 |
·森林类型最大覆盖区域的规划 | 第35-36页 |
·斑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的规划 | 第36-37页 |
·森林景观斑块优先保护评价 | 第37-38页 |
·景观生态规划结果 | 第38-43页 |
结论与讨论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