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6页 |
| ·前言 | 第11页 |
| ·注射成形工艺概况 | 第11-16页 |
| ·注射成形的基本工艺 | 第11-13页 |
| ·注射成形的发展史 | 第13-14页 |
| ·注射成形的技术特点 | 第14-15页 |
| ·注射成形的局限性 | 第15页 |
| ·注射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5-16页 |
| ·喂料制备 | 第16-20页 |
| ·粉末的选用 | 第16-17页 |
| ·粘结剂 | 第17-19页 |
| ·混料 | 第19-20页 |
| ·喂料流变学 | 第20-24页 |
| ·固体粉末体积分数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·剪切速率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| ·温度的影响 | 第22页 |
| ·压力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| ·粉末特性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| ·论文研究思路 | 第24-26页 |
| 2 粉体制备工艺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| 第26-38页 |
| ·引言 | 第26-27页 |
| ·实验 | 第27-29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27-28页 |
| ·煅烧 | 第28-29页 |
| ·球磨 | 第29页 |
| ·干燥 | 第29页 |
| ·散装密度和自然坡度角 | 第29页 |
| ·粒度分析和比表面积测量 | 第2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4页 |
| ·中位径和比表面积的变化 | 第31页 |
| ·自然坡度角的变化 | 第31-32页 |
| ·散装密度的变化 | 第32-34页 |
| ·讨论 | 第34-37页 |
| ·煅烧对粉末性能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预处理对粉末自然坡度角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预处理对粉末散装密度的影响 | 第35页 |
| ·表面活性剂对粉末的分散性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硬脂酸和油酸的助磨效果对比 | 第36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3 装载量对喂料粘度的影响 | 第38-50页 |
| ·引言 | 第38页 |
| ·实验 | 第38-43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9页 |
| ·喂料的制备 | 第39-42页 |
| ·粘度测量 | 第42-43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43-46页 |
| ·不同喂料的流量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喂料的密度 | 第44-45页 |
| ·喂料的粘度 | 第45-46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·讨论 | 第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4 剪切速率对喂料粘度的影响 | 第50-57页 |
| ·引言 | 第50页 |
| ·实验 | 第50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6页 |
| ·氧化铝粉a 的剪切速率与粘度的关系 | 第50-53页 |
| ·氧化铝粉b 的剪切速率与粘度的关系 | 第53-54页 |
| ·氧化铝粉c 的剪切速率与粘度的关系 | 第54-56页 |
| ·讨论 | 第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5 粉体比表面积对喂料粘度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| ·引言 | 第57页 |
| ·实验 | 第57-58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58-59页 |
| ·讨论 | 第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6 喂料流变学的研究 | 第60-79页 |
| ·引言 | 第60页 |
| ·装载量与粘度的经验模型 | 第60-65页 |
| ·经典模型 | 第60-64页 |
| ·模型的共同点 | 第64-65页 |
| ·本实验装载量与粘度的关系模型 | 第65-66页 |
| ·粘度与剪切速率、装载量之间的双变量模型 | 第66-69页 |
| ·粉体比表面积与装载量之间的模型 | 第69-70页 |
| ·η=f ( φ, γ, A ) 模型 | 第70-74页 |
| ·氧化铝粉的η=f (φ, γ, A ) 模型 | 第71页 |
| ·氧化铝粉的η=f (φ, γ, A) 模型的评价 | 第71-74页 |
| ·平均自由程理论 | 第74-77页 |
| ·装载量对喂料粘度的影响 | 第76页 |
| ·粉体比表面积对喂料粘度的影响 | 第76-77页 |
| ·高装载量对喂料粘度的影响 | 第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| 7 全文总结 | 第79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|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