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词界字分词技术的机器评卷系统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0 绪论 | 第7-1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主要语料来源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现状和文献概述 | 第12-14页 |
| 1 机器评卷系统可行性和系统结构 | 第14-19页 |
| ·评卷系统可行性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标准答案处理过程 | 第15-16页 |
| ·考生答案处理过程 | 第16-19页 |
| 2 词界字技术的GH基础 | 第19-34页 |
| ·GH规则及其应用 | 第19-30页 |
| ·增加汉语拼音的元音字母 | 第20-22页 |
| ·字母顺序隐含带调韵母的信息 | 第22-23页 |
| ·借用长读元音隐含汉语后鼻音ng | 第23-25页 |
| ·用介母紧缩汉语拼音的长韵母 | 第25-29页 |
| ·PC汉语连词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GH语言标志原理及其应用 | 第30-34页 |
| ·GH意标的性质 | 第30页 |
| ·GH语义标记方法 | 第30-33页 |
| ·GH语义标记技术的应用 | 第33-34页 |
| 3 词界字分词技术的分词原理 | 第34-48页 |
| ·分词词表原理 | 第34-42页 |
| ·"生成隐性小词表"的基本原理 | 第35-39页 |
| ·分词程序中用到的专业小词表 | 第39-40页 |
| ·分词程序中用到的同义专业术语 | 第40-42页 |
| ·分词程序代码分析 | 第42-48页 |
| ·分词程序的操作对象和属性描述 | 第42-45页 |
| ·分词程序流程 | 第45-46页 |
| ·分词程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| 第46-48页 |
| 4 关键词匹配 | 第48-55页 |
| ·关键词匹配预处理 | 第48-50页 |
| ·把考生答案转化成GH语义标记 | 第48-49页 |
| ·形成标准答案的关键词集 | 第49-50页 |
| ·关键词匹配算法 | 第50-55页 |
| ·算法流程 | 第50-51页 |
| ·模式串自动机构造流程 | 第51页 |
| ·算法不足的地方 | 第51-52页 |
| ·对模式中出现多个相同字符的改进 | 第52-53页 |
| ·待比较字符a不存在于模式串中的改进 | 第53-54页 |
| ·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5 句模匹配 | 第55-59页 |
| ·句模的形成 | 第55-58页 |
| ·句模的基本概念 | 第55页 |
| ·句模形成的基本原则 | 第55-57页 |
| ·句模的表示方式 | 第57-58页 |
| ·关键词扩展 | 第58页 |
| ·句模匹配算法 | 第58-59页 |
| 6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分词结果及其分析 | 第59页 |
| ·关键词匹配结果及其分析 | 第59页 |
| ·句模匹配结果及其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9页 |